正文字号:

让全民共享运动红利——我市推进群众体育事业高质量发展侧记

2025-11-17 09:02 来源: 姚界客户端 记者 李培妮
分享

近日,2021-2024年度全国群众体育先进单位表彰名单正式揭晓,市文化和广电旅游体育局成功获评全国群众体育先进单位。这一群众体育领域的“国字号”荣誉,成为我市群众体育事业蓬勃发展、全民共享运动红利的生动见证。

市民在全民健生中心健身。记者 王永春摄

织密健身网:

设施升级,幸福触手可及

群众体育的活力,始于触手可及的运动空间。近年来,我市以服务群众、惠及民生为宗旨,全力构建全域覆盖、普惠共享的全民健身服务网络,从市区全民健身中心、体育公园的综合覆盖,到乡镇(街道)多功能运动场、百姓健身房的全面铺开,再到城市“金角银边”里的“体育星空间”精巧落地……余姚的体育设施实现了从“有”到“优”的质变,形成了市级场馆引领、乡镇(街道)设施覆盖、村(社区)场地便民的三级服务体系。

走进河姆渡镇翁方村,三层高的百姓健身中心格外醒目,篮球场、网球场、羽毛球场等设施一应俱全,浓郁的全民运动氛围扑面而来;马渚镇斗门村文化体育健身中心依偎运河之畔,排球场、灯光篮球场、健身区、休闲步道等功能融为一体,群众在此运动休闲,尽享健康乐趣。

据统计,2021-2024年,全市累计建成省级基层体育场地设施54个、宁波市级8个,其中新建百姓健身房31个、多功能运动场12个,铺设健身步道300余公里。截至2024年,我市人均体育场地面积达3.13平方米,基本实现了城市社区10分钟健身圈,居民下楼即可锻炼、出门便能运动。

唱响运动潮:

赛事赋能,全民共享激情

以群众需求为导向,我市精心打造了一系列特色鲜明、覆盖面广的群众体育品牌赛事,让运动热潮席卷姚城。贯穿全年的市运会打破了籍贯与年龄的界限,既为新余姚人提供展示舞台,也让老年人共享运动快乐;今年火爆出圈的“浙BA”,彻底点燃了全民篮球热情,余姚队在宁波预选赛中六战全胜强势夺冠,后续的城市争霸赛,每场比赛都座无虚席,成为城市体育文化最亮眼的新名片;每年“全民健身日”系列活动已成为广大群众的体育节日,今年线上线下参与人数突破百万,掀起了全民运动的新高潮。

浙BA赛事在余姚主场举行。记者 王永春摄

“我来余姚工作5年,去年第一次参加市运会的篮球赛,和本地球友同台竞技,还拿了小组第三!”来自四川的新余姚人徐杰表示,赛事不分“本地人”“外地人”,让他真切感受到了城市的包容与温暖。“现在我每周都约球友去全民健身中心练球,不仅身体好了,还交到了很多朋友,余姚早就成了我的第二故乡。”徐杰说。

在品牌赛事培育上,余姚同样成果斐然。2021-2024年,我市累计举办国家级赛事14场、省级赛事26场、宁波市级赛事51场,其中连续七年举办的“一带一路”中国四明山百公里山地户外运动挑战赛,已成长为“四明山”系列顶级赛事IP,今年还获评“浙江省重点培育品牌体育赛事”,进一步打响了赛事知名度。

激活新动能:

产业融合,体育赋能发展

如今,在余姚,群众体育早已超越单一运动范畴,成了串联消费、旅游与产业发展的“黄金纽带”。10月25日-26日,2025CHINA100山地越野系列赛(余姚站)暨第七届“一带一路”中国四明山百公里山地户外运动挑战赛在四明山区域举行,3000余名来自世界各地的专业选手与越野爱好者齐聚于此,在山水间感受余姚的秀丽风光。

2025CHINA100山地越野系列赛(余姚站)暨第七届“一带一路”中国四明山百公里山地户外运动挑战赛在余姚四明山区域举行。图片来源赛事组委会

赛事期间,市文化和广电旅游体育局联合多个单位,在城区万达广场举办了“2025CHINA100山地越野系列赛(余姚站)暨‘姚城好个秋’运动文旅市集”,集中展示本地重点体育企业、特色体育项目、文旅打卡地与非遗美食,打造多元时尚的运动消费场景,进一步拉动赛事经济与体育消费。

此外,我市连续举办的“热力宁波”体育消费节活动在近4年里累计发放体育消费券超370万元,直接拉动体育消费超850万元;体彩年销量从2021年的2.26亿元增至2024年的5.49亿元,增幅达143%,连续两年位居宁波市前列。截至2024年底,我市已培育体育产业主体477家,体育产业逐渐成为区域经济发展的新增长点。

“此次获奖,是荣誉的见证,更是新征程的起点。”市文化和广电旅游体育局相关负责人表示,“我们将持续完善体育设施建设,健全制度保障体系,推出更多创新举措,不断续写群众体育的精彩答卷,让运动赋能美好生活的理念在四明大地深深扎根、绚烂绽放。”

编辑、一审:徐坚 二审:苏英英 三审:王润

声明:所有来源为“姚界客户端”和“余姚新闻网”的内容信息,未经本网许可,不得转载!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余姚新闻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本网转载的其他文字、图片、音视频等信息,内容均来源于网络,并不代表本网观点,其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果您发现本网转载信息侵害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0574-62735052,我们将及时核实处理。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