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建仅5个月,这支中学女子手球队何以斩获省赛亚军?
在刚刚落幕的浙江省青少年手球锦标赛上,一支来自我市乡镇初中的队伍创造了奇迹——成立仅5个月的浙江师范大学附属泗门实验中学女子手球队,代表宁波市参赛并勇夺亚军。13名“10后”运动健儿用韧性与活力,在省级赛场上演了一次次酣畅淋漓的青春对决。
手球是一项集速度、力量与协作于一体的集体运动,结合了足球、篮球、橄榄球等项目的运动特点。当手球在队员的指尖快速传接,进攻方如潮水般突破防线,防守方用身体筑成“移动人墙”,这是手球运动最具节奏感的场景。赛场上,这支年轻的队伍展现出超乎年龄的沉稳。在对阵衢州二队时,11号祝庆妍一人狂揽19分,成为当之无愧的“得分王”;6号陈潞葶在比赛时担任守门员,面对上半场落后的不利局面,她及时调整状态,一次次扑出对手的进球,为局势逆转立下汗马功劳。
最让人动容的是主力队员江玥。在和衢州一队的对决中,为争夺关键一分,她面对对手的夹击从空中重重摔下,导致左手肱骨骨折。因伤下场后,她仍焦急地关注着场上的赛况:“我们赢了吗?”这份“每一分都很珍贵,必须全力拼”的信念深深打动了在场的每个人,她也因此荣获体育道德风尚奖。
今年5月,浙师大泗门附中女子手球队刚组建时,训练场上还是一片手忙脚乱:有的队员从小学三四年级开始接触这项运动,但练习的是无身体碰撞的五人制手球;更多队员则是零基础的“小白”,甚至还不熟悉手球的基本规则。为了尽快帮助姑娘们进入状态,该校专职手球教练张紫桐采取“以大带小”方式,将队员们分成不同小组,从基本功开始练习。每天晚上,校体育馆内灯火通明,传接球、突破、打门、防守训练轮番上阵,数小时后,大家的运动服都能拧出水来。
暑假期间,手球队全体队员前往江苏省常州手球训练基地集训。回来时,姑娘们个个晒成了“小黑炭”,但眼神里多了份自信与坚定。“能明显感觉到全队的技术水平和团队配合迈上了一个台阶,孩子们的体能和力量也有了很大提升。”张紫桐说。
手球队成功的背后,是家校共同构筑的温暖护航网。浙师大泗门附中为这支新生队伍提供了全方位保障,不仅拨付专项资金用于购置训练物资和营养补给,赛后还立即组织任课老师为队员们补上落下的功课。“无论是暑期集训还是日常加练,家长们都全力配合。”副校长杨波感慨道,“平时孩子们练到晚上8点多,他们默默守候在校门外,从不催促。正是这份支持,让大家可以心无旁骛地专注于训练。可以说,这份来之不易的荣誉,有他们的一半功劳。”
夜幕降临,校体育馆里又响起了熟悉的声音。这群创造“5个月奇迹”的姑娘们,又开始了新的训练。她们的故事,正在校园里悄然传颂,激励着更多怀揣梦想的少年勇敢追梦。“接下来,我们要推进梯队建设,吸收更多对手球感兴趣、身体素质好的学生加入球队;同时,要更有针对性地提高技战术,向着明年的省锦标赛和省运会进发。”张紫桐展望道。
编辑、一审:徐坚 二审:苏英英 三审:王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