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畔闲话|下田插秧是一堂很好的党课
乔风
据《余姚日报》报道,近日梁弄镇在汪巷村的稻田里举行了一堂特殊的党课,党员们卷起裤脚,弯腰插秧,同时聆听革命年代的红色故事,沉浸式感受红色精神与现代农业交融的魅力。这种把党课讲到田埂上的方式,既有新意,又契合实际,尤其对农村基层的年轻党员干部来说,插秧、割稻这样的劳动式党课显得更有必要。
现在乡镇、街道的机关干部中,年轻人的比例越来越高,不少85后、90后的党员担任了中层干部,有的甚至走上了领导岗位。他们中的很多人确实对农事活动知之甚少,这是不容回避的现实情况,而他们的工作内容和管理服务对象又与农业生产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不懂农事、不懂农民,难免给工作带来不利影响。因此,多些农耕体验,不失为一种增长才干、推动工作的好办法。
年轻党员干部多参加农业生产,可以更深切体会农民劳动的艰辛,熟悉农业生产的规律,了解农业科技的发展,这是服务基层、服务“三农”的基础和前提,否则就容易闹出四体不勤、五谷不分,你说东、我说西的笑话。其次,年轻党员干部利用参加农活的机会,可以多向群众进行理论宣讲,宣传党委政府的中心工作、阶段性重点工作等,取得群众的理解和支持。其三,年轻党员干部可以借此深入基层、深入一线,转变工作作风,多和群众聊天谈心,了解群众的所思、所想、所盼,听民声、察民情,进一步改进工作,拉近干群关系。
当然,对基层党员干部来说,劳动式党课不仅仅局限于下田插秧割稻,也可以去企业里当一当工人或市场营销人员,去农家乐、民宿做一做服务员或经营管理人员,去工地体验一下建筑工人的艰苦工作,还可以去做一回快递小哥、外卖小哥等。实践出真知。相信通过这种特殊的党课,年轻党员干部一定能够快速成长,更好地服务基层、服务群众。
编辑、一审:徐坚 二审:苏英英 三审:王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