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和浙BA|无限“留量”潜力,解锁文旅融合新格局——我眼中的“浙BA”系列谈之三
郭怡盈
随着各地赛事火热进行,“浙BA”已经成为了一把解锁区域文旅深度融合的金钥匙,创造了“篮球+”的无限可能。
8月21日晚,在市公共文化中心,市民热情高涨,共同为余姚队呐喊助威。
赛事票根,不再只是入场凭证,更成为一张通向城市深度体验的“文旅护照”。持有余姚主场“浙BA”票根的观赛者可解锁首道门票免费、酒店住宿礼包、阳明文创伴手礼优惠、“村咖”消费折扣等福利,观赛的“瞬时流量”已转变为“持续留量”,体育消费的价值链不断延伸。借赛事东风,新一轮文旅宣推也如火如荼。余姚不遗余力地向全省球迷展示其不止于篮球的多元魅力,四明山的翠色云海、姚江两岸的璀璨夜景、阳明故居的人文底蕴以及非遗技艺的活态传承,都通过赛事直播间、城市宣传片和融媒体产品,实现精准推送和有效触达,塑造出“好看又好玩”的余姚新形象。科技赋能带来的传播升维也催生出大批AI创意互动视频,吸引了广大年轻群体的关注和打卡。媒体联动更让赛事热度持续“出圈”。8月17日,余姚队对阵金华队的比赛,央视财经频道、中文国际频道、农业农村频道纷纷聚焦,报道赛事点亮了余姚“夜经济”这一城市新场景;人民网、新华网等十余家媒体跟进发声,全网关注量轻松破千万。8月21日,余姚队主场迎战湖州队,“余姚发布”“姚界客户端”快速推出矩阵化播报,新华社、浙江日报等媒体持续跟进,累计刊发稿件数十篇,相关内容全网阅读量再度突破百万。一次次赛事,让“余姚热度”层层递进、愈燃愈烈。
8月29日晚,市民在市公共文化中心观看比赛直播,为球队加油呐喊。
市公共文化中心的直播大屏前人头攒动,欢呼声此起彼伏。
“场馆基础,观赛就不基础”。余姚全力破维打造“浙BA”第二现场,设立以公共文化中心第二观赛点为主、全城“30+”观赛点遍地开花的助威矩阵,让本地市民、外地游客实现在家门口、公园广场、景区街区里看球,在同屏下助威。本地音乐路演、文旅市集、地标打卡等随处可见,观赛者不仅能看好比赛,还能吃好喝好玩好,无不彰显一块大屏的乘数效应。余姚硬是把“吊车尾”的场馆升格成上下联动、全城参与的“云战场”。
“浙BA”以其强大的跨界融合能力,持续将赛场的高光时刻延伸为文旅消费的“长尾效应”,成功探索出以赛引流、以文塑旅、以智促宣的融合发展新路,为浙江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注入了澎湃的“体育动力”。
编辑、一审:徐坚 二审:苏英英 三审:王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