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字号:

“热得要命”不是开玩笑!有这些症状一定要警惕!

2025-07-04 20:24 来源:央视网微信公号
分享

近日,浙江高速路上发生惊险一幕,两名乘客突发热射病,司机紧急破窗施救,所幸及时得以转危为安。

今年以来的最强高温过程正影响我国,多地或将遭遇同期罕见高温,“热得要命”可不是开玩笑。什么是热射病?又该如何科学防治?西安市人民医院(西安市第四医院)航天城院区急诊应急中心副主任孙蓉给出了答案。

热射病属重症中暑

孙蓉介绍,临床上根据发病过程及轻重程度,可将中暑分为:先兆中暑、轻症中暑和重症中暑,而热射病属重症中暑

根据医学解释,热射病是由于暴露于热环境或剧烈运动所致的机体产热与散热失衡,以核心温度升高大于40℃和中枢神经系统异常为特征,如精神状态改变、抽搐或昏迷,并伴有多器官损害的危及生命的临床综合征。

哪些人群易患热射病?

热射病通常发生在夏季高温并伴有高湿的天气,人体长时间处于高温、高湿、无风的环境中,会导致位于下丘脑的体温调节中枢功能紊乱,使体内热量大量蓄积,从而引发多脏器功能紊乱。

孙蓉告诉记者,根据发病原因和易感人群的不同,热射病分为劳力型热射病和经典型热射病

  • 经典型热射病

  • 经典型热射病的致热源主要来自外部环境(如热浪),易发人群为年老、年幼、体弱和有慢性疾病的患者,“一般为逐渐起病”。前驱症状不易发现,1到2天后症状加重,出现神志模糊、谵妄、昏迷等,或有大小便失禁,体温高,可达40℃至42℃,可有心衰、肾衰等表现。

  • 劳力型热射病

  • 劳力型热射病主要发生在健康年轻人(如运动员、建筑工人等)。在高温、高湿环境下进行高强度训练或从事重体力劳动一段时间后忽感全身不适,发热、头痛、头晕、反应迟钝,或忽然晕倒、神志不清,伴恶心、呕吐、呼吸急促等,继而体温迅速升高达40℃以上,出现谵妄、嗜睡和昏迷,皮肤干热,面色潮红或苍白,开始大汗、冷汗,继而无汗,心动过速、休克等

    不慎“中招”热射病怎么办?

    孙蓉称,不慎“中招”热射病,可以通过三步紧急处理方法来解决

  • 一是脱离。对于热射病患者,迅速脱离高温、高湿环境,转移至通风阴凉处,尽快去除全身衣物有利于散热,有条件的可将患者转移至有空调的房间,建议室温调至16℃至20℃。

  • 是降温。持续进行降温,用冷水为其擦拭皮肤、冰敷等。

  • 三是防止误吸。出现昏迷的情况,应将昏迷患者头偏向一侧,保持其呼吸道通畅,及时清除气道内分泌物,防止呕吐误吸。

  • 预防热射病无小事

    重视并防治“热射病”至关重要。夏日悠长,健康安全避暑不能掉以轻心。如何预防热射病?孙蓉建议如下:

    首先,避免长时间在高温、高湿的环境下进行体力劳动或在高热的环境下进行剧烈的体育运动。尤其是老年人和心脑血管病患者应减少户外活动。一旦感觉不适,要立即停止活动,到阴凉通风处休息,可少量多次饮用含盐分的水或服用防暑药品。

    值得一提的是,家长尤其注意要做好监护工作,不要将孩子独自留在封闭的汽车内,相对于成人,小孩的体温上升很快,由于身体代谢旺盛,其体内水分流失速度也较快,以免孩子受到高温侵害。

    另外,一定要及时补充水分,切忌口渴了才喝水。同时,要避免在日光照射最强烈的时间段外出,如果必须外出,可以穿上防晒衣,涂抹防晒霜等进行防护。

    最后,日常饮食要适当清淡一些,可以补充一些鸭、鸡、鱼等高蛋白的食物,补充人体所需。保证充足的睡眠,不要过度劳累。

      编辑、一审:鲍飘 二审:朱从谷 三审:王润

声明:所有来源为“姚界客户端”和“余姚新闻网”的内容信息,未经本网许可,不得转载!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余姚新闻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本网转载的其他文字、图片、音视频等信息,内容均来源于网络,并不代表本网观点,其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果您发现本网转载信息侵害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0574-62735052,我们将及时核实处理。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