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字号:

警惕!余姚一女子肠道像蛇皮,医生:这个习惯害了很多人

2025-07-04 16:24 来源: 姚界客户端 记者 魏士丁 实习生 陈雨帆
分享

随着生活节奏加快,便秘成为困扰许多人的健康问题。然而,自行服用通便药物也暗藏风险。近日,市民陈女士(化姓)因长期依赖通便药物,导致肠道内壁布满黑褐色纹路,看上去犹如蛇皮,让人触目惊心。

AI生成图片,图文无涉

多年来,陈女士被顽固便秘所困扰。为缓解症状,她自行购买了含有芦荟、大黄等成分的通便中成药和减肥茶。然而,短期见效后,药效却一次不如一次,一旦停药竟比用药前更难排便。在家人劝说下,陈女士前往市中医医院就诊。

在肠镜检查中,医生很快发现陈女士的结肠黏膜呈现出黑褐色改变,确诊为结肠黑变病。更令人担忧的是,她的横结肠内还发现两枚大小约0.8-1.0cm的扁平息肉,存在较高的恶变风险。医生第一时间对其进行了息肉切除术。

市中医医院内二科消化组医生郑思慧介绍,结肠黑变病的本质是肠道黏膜的异常色素沉积。临床研究证实,长期摄入刺激性泻药是主要诱因。这些药物中的蒽醌类成分会导致结肠黏膜细胞损伤,色素被巨噬细胞吞噬后沉积,最终形成黑变病。

“结肠黑变病本身虽不直接致癌,但会显著增加结肠息肉和肠癌的风险。”医生强调。据《中华消化杂志》统计,这类患者患结肠癌的风险是普通人的5.5-5.9倍。

医生特别提醒以下人群应定期进行肠镜检查,警惕结肠黑变病

1.40岁以上中老年人;

2.有长期便秘史或滥用泻药习惯者;

3.家族中有肠癌、胃癌病史者;

4.曾检出结肠息肉或慢性肠道疾病患者。

远离结肠黑变病,记住这4个护肠法则:

1.科学通便:避免自行购买含蒽醌类成分的泻药,需在医生指导下选择安全药物。

2.饮食调整:多摄入膳食纤维(如蔬菜、水果、全谷物),每日饮水不少于1.5升。

3.规律运动:每周进行3-5次有氧运动(如快走、游泳),促进肠道蠕动。

4.定期筛查:40岁以上人群建议每3-5年做一次肠镜。

见习编辑:王瑜 一审:鲍柯潞 二审:沈媛仪 三审:王润

声明:所有来源为“姚界客户端”和“余姚新闻网”的内容信息,未经本网许可,不得转载!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余姚新闻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本网转载的其他文字、图片、音视频等信息,内容均来源于网络,并不代表本网观点,其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果您发现本网转载信息侵害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0574-62735052,我们将及时核实处理。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