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报!姚剧《真龙假太子》入选国家级工程
近日,文化和旅游部公布了2025—2026年度中国戏曲像音像工程录制剧节目(演员)拟入选名单,全国共有125部优秀剧目入选,由市姚剧保护传承中心申报的姚剧传统经典剧目《真龙假太子》成功入选。
《真龙假太子》剧照
《真龙假太子》作为原创剧目,由市姚剧团(现更名为“余姚市姚剧保护传承中心”)在上世纪90年代末创作并首演,至今已经演出了近千场。
剧目以“宫廷秘史+民间疾苦”为叙事脉络,讲述了清朝太子南巡时与春来茶馆茶姑的一段情缘。茶姑因怀上皇家骨肉,却因未婚先孕遭世俗排挤,被迫嫁与屠夫又被逐出门。与此同时,太子接入宫中的美人李可珍已怀有他人之子。十八年后,真假太子在公堂相遇,牵引出一连串曲折动人的故事。
不同于传统宫廷题材戏曲的宏大叙事,《真龙假太子》巧妙融入姚剧独有的乡土气息与民间伦理观,既保留了戏曲叙事的经典框架,又以接地气的表达贴近百姓审美,成为余姚群众喜闻乐见的经典之作。
长期以来,《真龙假太子》始终活跃在基层舞台,多次参与送戏下乡、文化惠民等活动,足迹遍布余姚城乡街巷。此次,该剧目成功入选中国戏曲像音像工程,不仅彰显了姚剧深厚的艺术底蕴和鲜明的剧种特色,更体现出国家对地方戏曲保护与传承的高度重视。借助这一国家级工程,这部经典剧目也将以影像形式被系统录制、永久保存,让姚剧的乡土韵味跨越时空,为更多人所熟知。
近年来,市姚剧保护传承中心创作活力持续迸发,先后推出姚剧历史剧《王阳明》,以及《女儿大了,桃花开了》《母亲》《五月杨梅红》《浪漫村庄》《童小姐的战场》《乡村心事》等多部现代戏佳作,展现出姚剧作为地方剧种的旺盛生命力与持续创新的艺术精神。
图片由市姚剧保护传承中心提供
编辑:严怡雯 一审:应红渊 二审:朱从谷 三审:王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