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字号:

“一河一策”精准施治 低塘街道书写流域生态改善新篇章

2025-11-08 09:32 来源: 姚界客户端 记者 蔡银欣
分享

近日,村民们漫步在低塘街道大沽塘江洋山村段,映入眼帘的是河岸边郁郁葱葱的绿化,清澈的河水映照着岸边的整洁楼宇,一派和谐景象。然而就在不久前,这里还是另一番模样:水质浑浊,附近居民颇有怨言。这一转变,源于低塘街道近年来持续推进的重点流域治理工程。

低塘街道境内水网发达,大沽塘江、中江等作为流经街道的重要水系,其水环境状况对区域生态和居民生活影响深远。街道始终紧扣流域实际问题和民生需求,注重系统性、强调长效性的治理模式,精心规划实施“一河一策”,聚焦河道污染整治与生态修复,投入约1500万元,实施了重点流域治理,全力打造水清岸绿的生态环境,为沿岸群众提供优质的休闲宜居空间,也为区域绿色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大沽塘江洋山村段局部

大沽塘江洋山村段约500米长的河道曾被列为治理重点。低塘街道经过细致勘查,决定摒弃传统的硬质驳岸方式,采用“生态河坎”建设标准,旨在重建河岸与河床之间的水文联系和生态廊道。该项目投入资金约200余万元,通过仿自然形态的岸坡改造、土壤生物工程技术的应用以及本土水生植物的规模化种植,不仅有效稳固了河岸,更提升了水体的自净能力。

治理的成效不仅体现在主干河道,更通过毛细血管般的支流延伸至村落。一条源自大沽塘江的支流,流经居民密集区,过去因纳污能力有限、水体流动性差等问题,长期面临发黑发臭的困扰,严重影响沿岸人居环境。针对这一“痼疾”,街道在今年专项投入300余万元,制定了以增强水体活力和净化能力为核心的治理方案。

除了常规的清淤疏浚、加固砌坎等工程,街道引入了高效的环保净化设备,持续改善水质指标,并设置了提水推流装置,有效增强了水动力。尤为值得一提的是,治理工程还兼顾了生态景观与人文需求,在河道合适节点增添了喷泉功能,为居民生活增添了一抹灵动风景。

新建的灌溉机埠操作间

河流的“健康”不仅关乎景观与宜居,更直接关系到农业生产命脉与防汛安全底线。以往,分布于田间地头的部分灌溉机埠设施简易、年久老化,给农户取水用水带来诸多不便,也影响了防洪排涝功能。今年,街道大力推动水利灌溉设施的硬件升级换代,新建、更新了38座灌溉机埠,还为此修建了专门的机埠操作间,配备了智能电表以便精准控制供水速度与水量。更关键的是,街道按照片区划分,设置专职放水员队伍,实行“专人专管”,负责责任片区内机埠的日常运行操作、设施维护保养以及水资源的高效调度。

编辑、一审:鲍柯潞 二审:杨月云 三审:王润

声明:所有来源为“姚界客户端”和“余姚新闻网”的内容信息,未经本网许可,不得转载!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余姚新闻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本网转载的其他文字、图片、音视频等信息,内容均来源于网络,并不代表本网观点,其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果您发现本网转载信息侵害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0574-62735052,我们将及时核实处理。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