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时四明山 秋天特别赞|一口粉丝藏匠心!“银丝”织就共富图
秋日的鹿亭乡,家家户户的屋前屋后,千百根竹竿架起,形如琴弦,垂挂的番薯粉丝似银丝飘拂。这是番薯丰收的季节,村民们正忙着晾晒手工制作的粉条,构成一道飘逸柔曼的乡村风景线。
据鹿亭乡统计,2024年全乡种植番薯农户达800余户,种植面积超过300亩,生产番薯粉丝约10万公斤,销售额达1000余万元。今年的产量和销售额预计与去年持平,增收势头稳定。国庆假期过后,李家塔村便率先开始制作番薯粉丝。村里炊烟袅袅,弥漫着蒸煮薯饼的清香,这是制作粉丝的前奏,也是乡村秋日动人的烟火气。
走进58岁的汤伟平家中,她正从容地照看着四个灶台。这门制作番薯粉丝的手艺,在她家已传承了三代。从碾碎番薯到手工漏粉、自然晾晒,每一步都严格遵循古法流程,只为保留那一口滑韧Q弹的风味。去年,汤伟平夫妇卖出了约150公斤番薯粉丝,为家庭带来一笔可观的收入。“客源遍布全国各地,杭州、北京等地都有。”汤伟平说道。
李家塔村民正在晒番薯粉丝
鹿亭番薯粉丝的独特风味,源头便有讲究。在宁波市农科院的技术指导下,当地优选并规模化种植了诸如“心香”“浙薯13”等高淀粉含量的番薯品种。2023年“鹿亭番薯粉丝”成功注册为中国地理标志证明商标,品牌影响力不断提升,为乡村经济注入新活力。
为了让山乡珍馐香飘更远,鹿亭乡近年来多措并举,拓宽销路。他们深挖自然生态与文化底蕴,将粉丝生产与乡村旅游巧妙结合。上庄村的民宿“鹿山亭”不仅为游客提供住宿,还主动帮助村民售卖番薯粉丝,让游客体验乡村风情时能带走美味。
此外,乡里通过连续举办番薯粉丝推介活动,吸引众多市民游客前来打卡体验,亲眼见证传统制作工艺,亲身感受丰收氛围,带动了农家乐、农产品展销等相关消费;积极搭建“共富工坊”,整合零散农户,实现标准化生产与品牌化运营;组织开展电商直播培训,鼓励农户和乡村主播通过线上平台将鹿亭粉丝推介给全国各地的消费者。
这一系列“线上+线下”“文旅+农业”举措,让原本局限于本地市场的番薯粉丝能抵达千里之外的餐桌,每公斤售价最高达80元,实现优质优价。
秋日正好,那一排排沐浴阳光的粉丝,串联起传统技艺与现代需求,编织着鹿亭乡民走向共同富裕的梦想,邀请向往田园、寻觅真味的人们,打卡这片充满希望与香气的秋日胜景。
编辑:严怡雯 一审:应红渊 二审:朱从谷 三审:王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