凡人风采|“余姚好人”姚银产 赴理发爱心约 守深山家乡情
“阿产来啦,又来给我们理发啦!”鹿亭乡中姚村村民姚涨洪远远看到那辆熟悉的轿车沿着山路驶来,脸上立刻绽开了笑容,高兴地向邻里传递着这个好消息。昨日,网约车司机姚银产暂时放下城区的营运工作,特地驱车数十公里上山,风雨无阻地续上与村里老人们的“爱心约定”——免费为有需要的老人理发。
姚银产正在为老人理发
中姚村地处深山,村里老年人多,年轻人少。以往,老人想理个发,得算好时间,坐公交车到鹿亭或梁弄镇上,理完发再等车回来,来回就是大半天。两年前,姚银产偶然间了解到这个困扰老人的“头”等大事,主动找到村干部,表示自己学过理发,可以每个月来村里为老人们提供免费的理发服务。“我在村里长大,又是一名党员。在我的能力范围内,每月抽一天上山,给老人们行个方便嘛。”他坦诚地说。
上午8点半,设在村里的“爱心理发室”里很是热闹,几位老人早已翘首以盼。只见姚银产师傅中等身材,身穿一件朴素的白色短袖,拎着一个沉甸甸的黑色工具包,里面推子、剪刀、梳子一应俱全。简单准备后,他便立刻投入工作。
请老人坐下、系上围布、询问一下发型要求,接着便是熟练地挥动剪刀、推子,动作一气呵成。只听得剪刀“咔嚓”作响,细碎的银发簌簌飘落。他神情专注,时而端详,时而修剪,每一个细节都力求完美。尽管已是初秋,但房间里挤满了人,既没有空调,也没有风扇,姚银产的额头、鼻尖很快沁出了细密的汗珠,但手中的活儿未曾停歇。
“阿产真是有心人。”村妇联主席邓艳华看着忙碌的姚银产,感慨地说:“每个月15号,他雷打不动地来,经常是从早上八点一直忙到下午,水都顾不上喝几口。有时候排队的老乡多,他看到大家等着,就不忍心按时结束,总是坚持把最后一位理完才走,最晚要到下午四五点才能开车回城里。”一旁的姚涨洪补充道:“我们村里没有理发店,像我这样腿脚受过伤、走路不方便的老人,他还会拎着工具包上门服务哩!”
两年多来,二十多次的往返,数百人次的免费服务,姚银产用网约车的方向盘稳稳地承载着对家庭的责任,又用一把小小的理发剪刀,默默践行着一名共产党员服务群众的初心。今年,姚银产获评了“余姚好人”,这份荣誉,是对他善行义举的褒奖,也是他继续坚守承诺的力量所在。
编辑、一审:徐坚 二审:朱从谷 三审:王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