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字号:

从配件商到行业佼佼者!搪瓷匠人杨国军的破局之路

2025-10-13 15:34 来源: 姚界客户端 记者 赵科科
分享

连接处必须用铆钉或不锈钢螺丝固定;抛光图案要保证均匀立体;杯身厚度要再削减些……连日来,在智立金属制品有限公司的办公室里,总经理杨国军正专注于新款手冲壶的研发,不放过任何一个细节。这份对工艺的执着,正是他三十余载坚守搪瓷行业的生动写照。

杨国军介绍公司产品

1990年起,杨国军深耕搪瓷配件生产领域,主营搪瓷把手、关节扣等,积累了扎实的技术功底。然而,随着搪瓷企业陆续倒闭,他的配件订单大幅下滑,企业发展陷入困境。

转折出现在2012年,杨国军创办智立金属制品有限公司,投入大量资金引进设备,将业务重心从单一配件生产转向整体搪瓷制品研发、生产和销售。“公司刚起步时,产品很难获得客户信任。”杨国军回忆道。为打开局面,他每年带队参加广交会拓展渠道,更在品质把控上倾注全力,这成为企业破局的关键。

杨国军始终坚守生产一线,全程参与产品研发与制作。尤其在礼品茶壶等精度要求高的产品的模具设计上,往往需数次修改。从釉料配比、坯体塑形到涂搪烧制,每道工序他都亲自把关,确保“零瑕疵”。他常说:“搪瓷虽小,却是检验匠心的试金石。”

在个性化定制领域,杨国军注重工艺与文化的深度融合。他认为,搪瓷制品功能虽以实用为主,但设计可以无限创新。以藏式酥油茶壶为例,为贴合地域特色,他多次奔赴西藏,了解当地习俗。最终成型的茶壶套装,包含1个托盘、5个碗和1个壶,杯身融入藏族传统纹样,不仅适配酥油茶饮用习惯,还被康定市政府选定为“康定市民族团结进家庭”活动指定产品。

搪瓷制品

去年,公司推出的文化杯礼盒,杯体正面呈现“瑞兔迎月”的中秋图景,反面融入河姆渡遗址标志物元素,凭借独特的文化内涵入选第二届“余姚特色伴手礼”名单。

截至2024年年底,公司已累计获得16项专利,用技术创新诠释“老手艺”的新可能。

从配件作坊发展为行业佼佼者,这位老匠人用三十余年的坚守证明:把一件事情做到极致,便是最大的不凡。如今,智立金属制品正带着这份匠心,在传统搪瓷的现代化之路上稳步前行,书写着搪瓷行业的崭新篇章。

编辑:鲍柯潞 一审:应红渊 二审:朱从谷 三审:王润

声明:所有来源为“姚界客户端”和“余姚新闻网”的内容信息,未经本网许可,不得转载!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余姚新闻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本网转载的其他文字、图片、音视频等信息,内容均来源于网络,并不代表本网观点,其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果您发现本网转载信息侵害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0574-62735052,我们将及时核实处理。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