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姚召开“关爱明天 普法先行”融媒小记者辅导员大会
9月12日下午,市融媒体中心联合市普法办、市司法局、市教育局、团市委、市妇联、市关工委举行“关爱明天 普法先行”融媒小记者辅导员大会。相关部门负责人与来自全市各小学直属学校小记者辅导员共同探讨青少年普法教育话题。
会议现场
市融媒小记者作为我市一个规模大、影响力强的校外社会实践组织,在推进青少年实践教育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今年以来,市融媒小记者以“融媒赋能、多元实践”为核心,有序开展了多项活动,特别在法治教育领域,在市普法办等多部门支持下,通过开展青少年普法创意大赛、普法宣讲、法治研学、普法展览,制作发布反校园欺凌宣传片等形式,全方位让广大青少年提升法治意识,让小记者切实增强用法律保护自己的能力。
团市委相关负责人表示,青少年普法教育是团市委维护青少年权益的核心任务。近年来,团市委积极创新形式,通过组织模拟法庭、法治知识竞赛等实践活动,持续为法治文化教育注入新动能。此外,面向留守儿童、流动儿童和困境儿童等重点群体,采取“普法+关爱”双管齐下的方式,强化精准服务。
市妇联相关负责人强调,当前,我市创新性地成立了“儿童友好”余姚融媒小记者观察团,“一米高度”视角为城市建设注入新活力,并于去年完成“儿童友好”余姚融媒小记者成长基地挂牌,鼓励孩子们挖掘身边故事、参与社区治理,树立“未来主人翁”意识。针对下一阶段的青少年辅导工作,她强调需强化“家校社”协同发力,同时充分发挥融媒小记者的独特作用,以儿童的视角和语言辐射更多群体、凝聚更大力量。
市关工委相关负责人表示,关工委高度重视青少年法治宣传教育工作,通过举办网上法律知识竞赛、开展法治宣讲进“假日学校”等各类活动,引导青少年知法、敬法、守法。同时,充分发挥“五老”群体优势,整合社会资源,共同构筑坚实的未成年人保护网络。下一步,市关工委将充分发挥全国青少年普法教育示范区的重要作用,积极与各部门加强合作联系,助力青少年健康成长。
“今年,全市已开展青少年普法活动278场次,惠及5万余名未成年人及家长。”市普法办、市司法局相关负责人表示,市普法办深入实施青少年普法工程,以创新举措构建法治教育体系,通过“校园提质、家校社联动、品牌建设”三大路径,全面提升青少年法治素养。此外,他们还将强化“启明星”青少年普法宣讲团、“蒲公英”小记者法治素养观察团队伍建设,让融媒小记者成为法治传播的轻骑兵。
编辑、一审:鲍柯潞 二审:杨月云 三审:王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