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字号:

高温走一线|陈国良: 头顶烈日“缝合”桥梁“关节”

2025-09-08 08:55 来源: 姚界客户端 记者 张云霞
分享

热浪翻滚,机器轰鸣。9月5日上午10点半,在临牟公路牟山段的施工现场,56岁的陈国良头戴安全帽、身着被汗水浸透的反光衣,正全神贯注地操作着一台“小炮头机”。在巨大的冲击力下,伸缩缝里的混凝土被一点点凿除,露出了内部关键的预埋钢筋。

39399e282a49005936f8526dbd51b6ed.jpg

施工现场热火朝天。

“露得干净,新的伸缩缝才能装得牢固。”陈国良抹了一把脸上的汗水,声音沙哑却坚定。这位来自杭州萧山的老师傅,自8月起,便和工友们扎根于此。他们的任务是为这条道路“舒筋活络”,更换老化的桥梁伸缩缝。

“趁着天气晴好,抓紧干活,把进度抢出来。”陈国良和工友们在施工中不敢有丝毫懈怠。“早上6点就过来了,干到中午,下午休息一阵就得抓紧开工。”对他而言,这是一场与时间、也是与天气的赛跑。

伸缩缝,如同桥梁的“关节”,其安装是项精细活,考验着工匠的耐心与技术。陈国良对工序了然于胸:“先要准确定位,用沥青切割机把面层切得整齐笔直,然后清理干净,让预埋钢筋彻底露出来,一点杂物都不能留,最后才是浇筑混凝土。”他特别强调,最关键的是控制好标高,“伸缩缝的顶面必须和路面严丝合缝、平顺衔接,这样车子开过去才稳当,不会颠簸。”

据了解,临牟公路作为连接临山镇与牟山镇的重要通道,全长超过8公里。本次改造的牟山段长约2.7公里,是牟山镇今年重点推进的民生实事工程之一。

“之前这条路损坏比较严重,个别地方坑坑洼洼。”该工程项目经理刘昌兵介绍,“本次工程主要对技术状况较差的北段进行彻底病害处理,采用‘铣一罩二’工艺加铺双层沥青混凝土;对状况较好的南段进行单层罩面,全面提升道路品质。”

目前,工程已完成路基修复与沥青摊铺,已进入伸缩缝更换、护栏提升、标识标线施划等附属设施施工的冲刺阶段。全体施工人员正像陈国良一样,顶着“秋老虎”的炙烤,为项目在9月底全面完工而奋力拼搏。他们的身影,成为高温下最动人的风景。

编辑、一审:徐坚 二审:苏英英 三审:王润

声明:所有来源为“姚界客户端”和“余姚新闻网”的内容信息,未经本网许可,不得转载!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余姚新闻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本网转载的其他文字、图片、音视频等信息,内容均来源于网络,并不代表本网观点,其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果您发现本网转载信息侵害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0574-62735052,我们将及时核实处理。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