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存量要增量 向集约要空间 我市工业用地二次开发全面提速
项目数量稳步增长、投资增速领跑宁波,我市工业用地二次开发全面提速。数据显示,自2024年以来,我市累计实施工业用地二次开发项目146个,涉及用地3598亩,增加工业投资额38亿元,新增总建筑面积165.4万平方米,涉及项目平均容积率由0.7提升至2.0,助力我市工业投资增速在宁波保持第一。其中,今年1至6月,全市累计实施工业用地二次开发项目51个,涉及用地1127亩,新增总建筑面积46.8万平方米,继续保持良好势头。
余姚市经济开发区(西南片)片区改造后的效果图。
近年来,我市牢牢把握高质量发展要求,把工业用地二次开发作为加快新型工业化、推动产业转型升级的重要抓手,坚持政府引导、企业主体、市场运作,推动资源集约利用、空间高效利用,形成了示范引领、整体推进、联动发展的良好格局。
在余姚经济开发区(西南片),总面积4230亩的老工业片区正经历一场“蝶变”。按照“一年打基础、三年求突破、五年成示范”总体要求,先行启动其中825亩的转型升级示范区的二次开发。该区块总投资超21亿元,涵盖专精特新产业园、拟上市企业、龙头骨干企业等,涉及13家企业(其中9家已完成或正在改造)。目前,各建设主体正按计划有序推进,预计2025年底陆续建成投用。
“我们坚持多元化、多模式改造路径,秉持工业上楼、集约高效的创新理念,规划建设一批高标准产业空间。”市工业用地整治中心相关负责人介绍,原舜塑地块经收购已转型升级为“专精特新产业园”,容积率从不足0.85提升至2.36,采用“工业上楼”设计,支持企业灵活组合,实现货车直达楼层。
片区还探索“先租后售”模式,精准匹配企业不同发展阶段的空间需求。当前,片区正围绕新能源汽车关键零部件、智能家电等战略性新兴产业方向,以峻和科技、佳音机电等龙头企业为引领,叠加一批高新技术和专精特新企业,正加快形成结构合理、特色鲜明、集约高效的现代化产业集群。
与此同时,远东工业城项目也在加速推进。远东工业城曾是余姚工业发展的“金名片”,但随着时间推移,产业结构和基础设施亟需更新。按照“政府引导、企业自主”模式,园区正实施整体改造。截至目前,新腾越电子等11个项目正在办理相关手续,下半年将陆续开工,涉及土地面积173.15亩,新建建筑面积22.5万平方米,总投资超4.5亿元。
园区在编制产城融合规划的基础上,高标准推进基础设施建设,促进园区高质量发展。同时,将进一步聚焦电子信息、新能源汽车及关键零部件、智能家电、生产性服务业、电商平台等余姚“35千百亿”及其链上重点产业,力争打造我市转型升级的样板园区。
除了余姚经济开发区(西南片)和远东工业城,全市范围内阳明科技园、马渚工业园等片区二次开发也在同步推进。下一步,我市将继续坚持制度创新、项目带动、产业引领,加快构建高效集约、绿色低碳、创新驱动的现代化产业体系,为发展新质生产力、推进新型工业化提供坚实支撑。
编辑、一审:徐坚 二审:苏英英 三审:王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