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听时代召唤 执笔融媒担当
为深入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致全国青联十四届全委会和全国学联二十八大的重要贺信和党中央致词精神,动员青年干部激活青春源动力、扛起融媒新使命,近期,市融媒体中心召开青年理论学习小组建设会议,依托“5+N”理论学习矩阵,建强青年赋能主阵地,着力锻造学在深处、干在前头的融媒青年先锋队,全面激发融媒发展新动能。
坚决以讲政治的态度对待青年理论学习,做到习近平总书记有重要指示、党中央有决策部署,就有迅速学习贯彻的实际行动,中心党委加强对青年工作的领导,中心团委具体组织实施教育,引导青年干部将理论学习内化于心、外化于行,进一步把稳思想之舵、筑牢信仰之基。打造“5+N”理论学习矩阵,构建“精准覆盖、动态更新、常态纳新”的全周期动态管理体系,打散业务条线结构限制,建立5个理论学习小组,吸纳中心35周岁及以下青年干部100余人,逐步探索建档个人学习成长台账,每年度结合人事信息变动,及时做好定期核查清退、纳新,确保中心各岗位青年干部全覆盖。组建“余音聚理”理论宣讲队,设立“青年公开课”“青年微宣讲”“青年研习会”“青年小调研”等N个学习模块,紧扣党的创新理论最新成果、中心重点工作等,重点激发青年求新向学的内生动力,推动“我听讲”变为“我来讲”。
紧扣岗位所需、发展所急,广泛组织开展青年岗位练兵、业务竞赛活动,鼓励青年干部把业务练精、技能练强,着力提升融媒临场应战能力,在“真枪实战”中巩固学习成效,激发“比学赶超”热情。一是用好老带新的自有资源。开展“红五月薪火相传·融媒体青蓝共进”师徒结对成果展示暨新师徒结对活动,以成果晾晒+师徒结对的全程陪伴式成长平台,推动青年干部加速从“新手”向“骨干”蜕变。二是推动政治业务双轮驱动。依托“融心向党·余音嘹亮”主题党日暨党员集中培训活动,搭建“政治淬炼+实践锻炼”的双提升平台,打造党建引领青年成长的赋能阵地。以多元化活动立体构建起为青年干部量身打造的“成长加速器”,让青年干部在看得见、摸得着的平台支持中强信念、拓视野、长本领,为中心队伍建设持续储备生力军。三是构建实战化的锻炼平台。鼓励青年干部积极下沉到采访报道、业务办理、工程抢修等融媒工作一线墩苗育苗,坚持向书本学与向实践学相结合。重点培育年轻干部握牢全媒传播这一看家本领,发挥好他们在内容传播中思维灵、技能新、思路广的独特优势,更多推动以青年创作吸引青年受众,如中心新媒体与视觉创意部青年干部善用新媒体创新思维,将民生故事、政策宣讲转化为短视频、直播等喜闻乐见的形式,今年共发布原创短视频574条,有10条原创成为爆款,播放量超过10万+,让主流声音传得快、入人心,实现破圈传播。
紧密结合深入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办好“开门教育”,推动将理论学习与为民服务相结合,强化青年干部作风建设,让青年干部扎根一线、担当作为,在主流价值传播、服务社会民生中彰显青春担当和实干作风。一是让“正青春”传递“正能量”。打造“五四青年节系列微访谈”,中心电台节目部联合团市委对话00后新兴领域代表,以鲜活故事传递青年群体社会责任感与奋进力量。用好“四明聚焦工作室”,推动青年干部更多参与聚焦民生痛点难点深化监督报道,以敏锐青年视角捕捉群众关切,推动城市环境、房屋拆迁、秸杆焚烧等民生“老大难”问题整治。二是让“直播间”助力“‘云’共富”。支持青年主持人、播音员发挥业务能力参与公益助农企直播,如“姚江田野助农直播”节目,至今累计开展助农直播8场次,帮助1200余户农民实现经营收入200余万元。“广电966”直播平台开展助企直播,推动企业增收50余万元。三是让“实践岗”成为“大桥梁”。搭建人才引育桥梁,积极响应团市委“姚燕归巢”活动,为返乡大学生设立教育培训、电台主播和后期制作等4个暑期社会实践岗位,开展“青领雏鹰”活动,为参与实践的大学生配备1名青年干部助教,搭建接触社会、锤炼本领的平台,为余姚人才储备发展贡献融媒力量。
青春如朝日,奋斗正当时。中心青年干部将保持“时刻在线”的状态,在创新传播中践行使命,在服务群众中诠释初心。下一步,中心将以青年理论学习小组活动开展为支点,撬动青年干部培养全链条提质增效。通过动态管理、成果转化、激励引导持续抓实青年干部思想淬炼与实践磨砺,特别要聚焦习近平总书记致全国青联十四届全委会和全国学联二十八大的重要贺信和党中央致词精神的学习研讨和学习成效转化,激发中心青年在中国式现代化余姚实践中挺膺担当的思想共鸣和行动热情,将学习成果转化为助力融媒高质量发展、服务现代化建设的创新思路和实际贡献。
编辑、一审:罗佳超 二审:杨月云 三审:王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