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字号:

平台“客服”来电要共享屏幕?我市警方紧急拦截保住老人150万元养老钱

2025-07-04 10:00 来源: 姚界客户端 记者 张敏
分享

近日,我市一位老人险些落入冒充客服的电信诈骗陷阱,所幸警方及时介入,成功保住了其银行卡内150余万元养老钱。这场与骗子的“赛跑”再次为市民敲响反诈警钟。

6月24日下午,王阿姨接到一通自称某网络平台“官方客服”的电话。对方称王阿姨不慎开通了平台会员服务,如不立即关闭,将每月自动扣费800元。王阿姨顿时慌了。

在对方的引导下,王阿姨下载了一款屏幕共享软件,并按照指示操作。殊不知,此时她手机上的所有信息,包括银行卡号、账户余额等敏感数据,正被骗子实时窃取。

同一时间,市反诈中心监测到王阿姨可能正遭遇电信诈骗,立即将预警信息推送至市公安局兰江派出所。民警沈旭和反诈专员朱春余多次拨打王阿姨电话,但始终显示占线。这是骗子惯用的“通话隔离”手段,目的是阻止受害人与外界联系。

“多耽搁一秒,老人的钱都可能不翼而飞!”沈旭当机立断,一边继续尝试联系,一边通过系统查询到王阿姨儿子李先生的联系方式。“你母亲可能正在被骗,快让她挂断通话!”接到电话的李先生立即赶回家。

李先生冲进家门时,王阿姨仍与骗子保持屏幕共享,手机界面停留在银行账户页面。李先生迅速挂断通话并关闭共享软件。几乎同一时刻,民警也赶到了现场。

“他们说我开通会员要扣费,取消的话要我配合……”王阿姨惊魂未定。在民警的陪同下,母子二人前往派出所进一步处理。派出所内,沈旭在王阿姨的同意下全面检查手机,卸载了恶意软件,并逐一致电银行核实账户状态。经查,王阿姨名下多个账户合计存款达150余万元,因拦截及时,所有资金安然无恙。

“这是我攒了一辈子的养老钱啊!”回过神来的王阿姨双手发抖,拉着民警不停道谢。民警表示,冒充客服是不法分子常见的诈骗手段,骗子常以“关闭会员”“退款理赔”等话术诱导受害人开启屏幕共享,进而实现诈骗的目的。

民警提醒,官方客服不会要求下载屏幕共享软件,切勿向陌生人透露短信验证码,遇到可疑情况立即拨打96110咨询。

同时,警方呼吁市民多关爱家中长辈,帮助安装国家反诈中心APP,筑牢银发群体的防诈防火墙。

编辑、一审:徐坚 二审:苏英英 三审:王润

声明:所有来源为“姚界客户端”和“余姚新闻网”的内容信息,未经本网许可,不得转载!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余姚新闻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本网转载的其他文字、图片、音视频等信息,内容均来源于网络,并不代表本网观点,其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果您发现本网转载信息侵害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0574-62735052,我们将及时核实处理。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