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的家园|竹文化为乡村振兴添动能
6月30日上午,家住城区的俞女士带着儿子来到梨洲街道雁湖村的“翠韵梨洲”竹产业文化馆参观。箩筐、篮子、竹筒、背篓……一件件精致的竹编工艺品有序陈列,诉说着雁湖村悠久的竹编文化历史。俞女士感叹道:“这些传统手工艺品不仅精美,还能让孩子近距离感受乡村文化的魅力,非常有意义。”
“翠韵梨洲”竹产业文化馆是雁湖村推动乡村文化振兴的重要载体,于2023年8月入选浙江省第二批乡村博物馆名单。其总投资100余万元,展陈面积约300平方米,以67件精美竹工艺品为载体,系统展示了当地竹文化的历史传承与现代创新,自建成开放以来,吸引了众多市民和游客前来参观。
“篾匠,在上世纪七八十年代是一个非常‘吃香’的职业。那时候,手编竹具是群众日常生产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但随着时代的发展,竹制品逐渐淡出了人们的视野。”在“翠韵梨洲”竹产业文化馆内,雁湖村党委书记鲍迪群抚摸着展柜里一件件泛黄的竹编器具,感慨万千。他告诉记者,雁湖村近年来深入挖掘竹编文化和手工匠人,让这项濒临失传的传统技艺重新焕发光彩。同时,雁湖村还积极创建竹编文创基地,定期举办非遗竹编体验活动,让更多的年轻人感受到竹编技艺的魅力。
如今,“翠韵梨洲”竹产业文化馆已成为雁湖村的一张文化名片,不仅丰富了村民的精神文化生活,也为乡村旅游增添了新亮点。为进一步发挥展馆的带动作用,雁湖村还在梨洲街道的支持下,于文化馆一楼打造了“乡村共富展馆”,集中推广介绍山区优质农产品,并定期开展直播带货活动,助力农民增收。
“我们希望通过‘文化+产业’的模式,既传承传统技艺,又为村民拓宽销售渠道,实现文化传承与产业振兴的双赢。”鲍迪群说,随着“翠韵梨洲”竹产业文化馆的“走红”,雁湖村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这两年,不少青年返乡创业,咖啡馆、特色民宿等新业态纷纷涌现,让村庄变得更有艺术感。
未来,雁湖村将以竹文化为支点,继续深挖本土文化资源,推动文明乡风建设和文旅融合发展,打造更具特色的乡村文化品牌,绘就乡村振兴的新画卷。
编辑、一审:徐坚 二审:苏英英 三审:王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