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的家园|雁湖村:文明乡风润心田 美丽乡村展新颜
梨洲街道雁湖村是记者联系的文明乡风观察点。每次去雁湖村,记者都有不一样的感受:村容更美了,乡风更淳了,村民的笑容更灿烂了。
行驶在浒溪线雁湖村段,道路两侧的木质广告牌上,“一言一行讲文明、做人做事守诚信”“美丽乡村展风采、绿水青山迎宾客”等标语与绿意盎然的农田相映成趣。“这些宣传牌是前年村里开展浒溪线沿线改造提升工程时统一设计安装的,它们不仅是景观节点,更是乡村文明的‘播种机’。”雁湖村党委书记鲍迪群介绍,近年来,村里结合浒溪线沿线改造提升工程,将文明元素融入乡村建设,让村民在潜移默化中涵养文明习惯。
作为省文明村、省民主法治示范村、省红色根脉强基(基层党建)示范村、省美丽乡村特色精品村,雁湖村在文明创建中持续发力。去年,该村还入选全国第四批未来乡村创建村,为乡村振兴注入新动能。
常抓不懈,持续改善农村人居环境。近年来,雁湖村在上级部门和梨洲街道的关心支持下,加快美丽乡村建设步伐,先后完成梁辉水库上游综合整治和“富裕富足”示范线打造,让村庄面貌焕然一新。为巩固创建成果,该村通过党员包干、群众参与的方式,对房前屋后、道路沿线、溪面沿岸等重点区域开展常态化保洁。在村庄环境整治提升行动中,村干部鲍三云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带头配合拆除老旧房屋,用实际行动助力打造“乡村会客厅”。此前,浒溪线一侧的农田存在乱搭建、乱倒建筑垃圾等问题,该村集中力量进行整治,并由村统一流转,打造油菜花、向日葵花海景观。
文化赋能,唱响乡风文明“好声音”。近日,驻雁湖村文化特派员、市姚剧保护传承中心副主任叶奇芳再次来到村里,为村民教授越剧唱腔。悠扬的曲调中,传统戏曲文化悄然浸润心田。“这样的活动既丰富了乡村生活,又传承了传统文化,阿拉老百姓很喜欢。”村民王阿姨笑着说。
党员带头,擦亮美丽乡村“底色”。走进党员王成弟家的庭院,绣球花、罗汉松错落有致,蓝莓、兰花点缀其间。“环境美了,心情也更舒畅。”王成弟家的庭院是雁湖村“美丽庭院”创建的缩影。2023年,村里投入85万元打造后溪自然村“精品庭院”和龙坑自然村“特色庭院带”,以家庭“小美”聚合乡村“大美”。党员志愿服务队更是环境整治的“先锋队”。每月开展的人居环境整治活动中,党员带头清理房前屋后,带动村民形成“比干净、比美观”的文明风尚。
乡风浸润,善行义举温暖人心。文明乡风滋养下,雁湖村好人好事不断涌现:热心企业家捐资10万元为黄明大溪安装景观灯,点亮乡村夜景;另一位企业家为何胜自然村老年活动室添置空调,让老人清凉度夏;“旺角竹笋”共富工坊负责人连续11年春节前为低收入农户送上“暖心红包”,并义务帮助村民销售竹笋,增加收入……
在雁湖村,文明创建不是一阵风,而是一场永不停歇的幸福接力。“文明创建永远在路上。”雁湖村党委书记鲍迪群的话语铿锵有力,“我们将继续以文化人、以德润心,让文明乡风成为乡村振兴的最美风景。”今年,该村将实施两大民生实事工程——总投资8000多万元的黄明水库改造工程和总投资300万元的美丽乡村环境提升改造项目,推动文明乡风与美丽乡村建设同频共振。
从“环境美”到“风尚美”,雁湖村的实践印证了文明乡风既是乡村振兴的“软实力”,更是百姓幸福的“硬支撑”。在这里,文明正以看得见、摸得着的方式,书写着新时代美丽乡村的生动篇章。
编辑、一审:马晟璐 二审:朱从谷 三审:王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