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字号:

坊间视点|利用AI理财,到底靠不靠谱?

2025-04-11 10:16 来源: 姚界客户端 文字整理 郑雅卿 摄影 陈海东
分享

插图 邵天骊

■新闻回顾

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飞速发展和更新迭代,其应用场景涉及人们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最近,不少网友在社交平台分享了“利用AI给出的理财建议而赚到钱”的故事,多家金融机构推出了与人工智能相关的理财产品,为投资者提供风险管理方案和资产配置策略。使用AI工具理财,究竟存在多大风险?如果投资失败,投资者可以找AI担责吗?相关的法律和行政监管有哪些需要及时跟进?你会相信AI而选择这种新型的理财方法吗?

■嘉宾发言

陈海燕: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人工智能正逐步渗透到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财经领域当然也不例外。借助人工智能等新技术,人们确实可以更便捷地了解和学习到更多的金融知识,进一步提高自身的金融素养。但同时需要注意的是,人工智能生成的知识在准确性、科学性方面仍存在很大不足,现阶段只能作为辅助工具,而不能作为决策工具。

陈雪媛:AI的横空出世,给我们这个时代带来了翻天覆地的变化。AI在很多领域大显身手,智能家居、交通优化管理,甚至连医疗领域都可以使用AI进行辅助诊断。可能最早的一批AI用户,已经在他们各自的领域接到了数智创富的第一波红利。但是你要清楚,“猪都能飞起来”的风口期已经过去了,作为普通人的我们,还真别妄想利用AI来帮忙分析选什么股、投什么资,然后妥妥地赚钱。

叶松茂:曾经的我,对人工智能技术持观望的态度,甚至有些排斥,总感觉这些新技术就像入侵生活的“不速之客”,打破了原有的工作和生活节奏。但不久前,我利用AI工具“豆包”迅速、准确地整理好了复杂文档,这让我不得不承认,AI确实有着独特的优势,自己还有很多需要学习和探索的地方。

陈海燕:相比传统理财方式,AI理财确实存在一定的优势。它能借助大数据,深入分析投资者的风险偏好、财务状况、投资目标等多维度信息,快速提供个性化的投资建议和资产配置方案,且能通过算法自动执行交易,减少了人工干预和中介费用,降低了投资者的成本。此外,AI还能实时监测市场动态,及时发现潜在风险,并通过算法调整投资组合,有效控制投资风险。不可否认,AI带来的生产力革命正在改变财富管理行业的格局。但由于数据质量和模型训练等方面的原因,人工智能也可能会出现“幻觉”等问题,生成不准确的回答。所以,普通投资者在面对AI理财的崭新理念时,要理智看待。

陈雪媛:要知道,在理财领域,“投资有风险,入市需谨慎”是恒定不变的规律和事实。所以,无论有没有AI工具,风险一定是不可避免的。当AI成为一种人人可以选择的技术方法和理财工具时,除去理财产品本身,更重要的在于投资者,在于他有没有足够的智慧和眼光去辨别和评估风险,是否能够根据AI给出的理财建议进行合理的资产配置,以及是否能够根据市场变化和自身的财务状况调整策略。在同等技术条件下,这是决定投资者能否实现财富有效增长的最关键因素。只有投资者本人具有相应的理财知识和技能,才能更好地使用AI工具理财,从而实现财富的稳健增长。

叶松茂:俗话说,隔行如隔山。由于本人对炒股、买基金等理财方式不感兴趣,从未涉足此领域,所以“利用AI给出的理财建议而赚到钱”的事例也就当作故事听听过而已。使用AI工具理财,究竟存在多少风险?如果投资失败,能不能让AI担责?这些我确实不太清楚,但我深知其中必然隐藏着诸多风险。首先,AI虽能快速分析大量数据,可市场瞬息万变,它真能准确预测投资走势吗?如DeepSeek应该是参考了大量数据而建立的研究模型,其与国人投资习惯的适配性仍有待检验。其次,AI是根据过去的数据和规律,通过搜索和运算给出的投资建议,并不能准确反映未来的变化。如果数据存在偏差、缺失或被人为篡改,基于这些数据做出的投资决策必然也会出现偏差,误导投资者。有专家曾经指出:“当大多数人都使用免费的AI获得理财意见时,理财策略趋于同质化,反而大家都不容易赚到钱了。”

陈海燕:针对人工智能理财业务的特点,制定专门的法律规定迫在眉睫。这些法律应该涵盖人工智能理财平台的准入条件、业务范围、风险控制等方面。例如,规定人工智能理财平台必须具备一定的技术实力和资金实力才能获得运营许可,包括拥有专业的技术团队来维护和更新理财算法,以及足够的风险准备金来应对可能出现的客户损失。同时,要明确人工智能的法律地位,确定人工智能理财建议是否具有法律效力,以及在何种情况下可以作为投资决策的依据。如果人工智能理财建议导致投资者遭受重大损失,需要明确责任划分,是平台、算法开发者的责任,还是投资者自身的原因。

陈雪媛:就目前的情况来说,AI理财作为一种新兴的理财方式,与之相关的行政、法律监管肯定是不够完备的,甚至可能存在很大的漏洞。投资者在选择这种新型理财方法的同时,也要接受它可能存在的各种问题。

叶松茂:网络不是法外之地,无论是AI助力的自动办公,还是新兴的AI理财等,都要在法律的框架内进行。我认为,一方面,国家要进一步细化完善相关法律法规,明确人工智能服务的相关规范。另一方面,提供人工智能服务的平台要根据情况承担相应的保护和保障责任,建立相应的风险补偿机制,杜绝违法行为。当然,作为投资者,我们也要警惕AI理财“造富神话”。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在享受AI带来的便利的同时保障自身权益,避免陷入未知的风险和纠纷。

陈海燕:无论如何,AI带来的财富管理变革已是不可阻挡的潮流,但要在这场财富的角逐中胜出,智慧和冷静才是每一位投资者不可或缺的法宝。面对这一新兴事物,投资者应始终保持理性态度,既要看到其潜力和优势,也要清醒地认识到其局限性和潜在风险,对于AI提供的建议应持谨慎态度,并结合实际情况进行人工核实和判断,确保建议的准确性和适用性。

陈雪媛:勇敢的人先享受世界。人工智能打通了许多行业壁垒,哪怕像我这样的“理财小白”,也可以依托AI让自己在条件允许的范围内,小小地探索一下。而且,我们这个大时代还是需要更多的弄潮儿去向前探索,告诉人们前方的世界有多么精彩。我会相信并选择AI理财吗?答案是肯定的。不过,因为它才刚刚兴起,所以我会记得“不要把鸡蛋放在同一个篮子里”的原则,适当探索一下。

■网友围观

@CAT刘:没用过AI理财,但用DeepSeek查询过志愿填报的问题。由于大模型是基于历史数据分析的,得出的结论只能作为参考,不过确实能打开思路。或许AI在现阶段的价值是让人换一种方式看世界。

@拾榴询财:其实,量化交易就是基于量价的分析,这方面,AI还是有很大的提升空间的。

@%:AI只能知道已知的,末知的还是得靠人才行。

编辑、一审:徐坚 二审:苏英英 三审:王润

声明:所有来源为“姚界客户端”和“余姚新闻网”的内容信息,未经本网许可,不得转载!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余姚新闻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本网转载的其他文字、图片、音视频等信息,内容均来源于网络,并不代表本网观点,其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果您发现本网转载信息侵害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0574-62735052,我们将及时核实处理。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