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微园区“蝶变”!余姚推进“厂中厂”“园中园”专项整治
成立兼职消防队,每三个月进行一次训练;建立隐患排查治理制度,确保园区安全稳定;设置逃生疏散点,规范日常巡检制度……曾经安全意识不足的余姚市易致工具有限公司(园区),在市应急管理局、泗门镇应消站的指导下,已于今年5月下旬完成小微园区的规范化创建迎来蝶变。
检查现场
12月16日上午,市应急管理局工作人员一行人再次来到余姚市易致工具有限公司(园区)进行专项检查。“园区内共有几家企业?”“园区内的主要风险点有哪些?”“园区日常巡查是怎样开展的?”……面对检查人员从火灾防范、危化品使用、安全管理等方面抛出的一系列问题,该园区专职安全管理人员对答如流。随后,检查人员实地走访了园区内的安全通道、电动车专用停放点、微型消防站等地,检查该园区的整改情况。
“过去我们园区在安全方面的工作并不到位,在市应急管理局工作人员的指导下,我们对整个园区进行了安全生产方面的整改。”该园区负责人魏世皓告诉记者,在园区规范化创建工作过程中,园区拆除了750平方米钢棚,又于11月拆除了近100平方米钢棚,确保生命通道畅通;专门聘请了第三方咨询服务机构进行园区安全管理咨询服务,对入驻企业进行相关安全隐患排查和指导,消除安全及消防隐患;设置了微型消防站、电动车专用停放点、安全公告栏等安全基础设施,并为每个承租单位设置了联动警铃;建立了隐患排查治理制度,落实了安全隐患排查、隐患整改闭环管理,确保了园区的安全稳定。
园区内的安全宣传栏
电动自行车充电站
余姚市易致工具有限公司(园区)是一家典型的小微园区(厂中厂)。“小微园区(厂中厂)即指一个生产经营主体将厂区的全部或部分场所出租给其他主体(包括单位或个人),在同一厂区内存在两家及以上生产经营单位。”市应急管理局工作人员童威威介绍道,该园区的蝶变提升,是市应急管理局和乡镇街道稳步推动小微园区(厂中厂)规范化建设的一个缩影。
据了解,我市现有小微园区(厂中厂)1000余家,涉及承租单位企业3000余家。数量之多、形势之严峻也让小微园区(厂中厂)安全监管工作成为应急部门当下工作的重中之重。为此,今年以来,针对我市小微园区的安全现状,市应急管理局制定了工业企业小微园区(厂中厂)安全整治行动方案。整治行动以三年为期,通过实施园区安全生产源头治理、安全管理体系建设、重大事故隐患排查治理、本质安全提升、精准执法和帮扶等“五大工程”,统一安全设施、统一安全管理、统一安全标准,全面提升园区安全管理水平。
检查现场
安全整治行动对每个园区都提出了明确的要求。“在规范化创建中,要求每个‘厂中厂’‘园中园’都建立一个专门的安全管理机构,设置专门的安全管理员。并对园区的安全风险进行评估,通过人员、物料、设备、环境、安全管理五方面进行隐患分析,并结合企业实际情况,采取针对性的措施。出租企业和承租企业要签订安全管理协议,明确责任划分。”市应急管理局执法辅助消防安全工程师程振山介绍道。
据悉,截至目前,我市已有200多家小微园区(厂中厂)通过宁波市规范化建设验收,共有464名园区专职安管员取得相应证书。
编辑:严怡雯 一审:应红渊 二审:朱从谷 三审:王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