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字号:

江畔闲话|呼唤“无会周”

2024-12-11 09:06 来源: 姚界客户端
分享

孙海苗

湖北省纪委监委通报,某乡党委书记田某不顾三令五申,一年内召开会议多达208次,基层干部群众反响强烈,造成严重不良影响,田某受到党内严重警告处分。这是“开会多、陪会多”的一起典型案例。

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于今年8月印发了《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若干规定》,从精简文件、精简会议、规范明晰基层权责等7个方面作出明确规定,强调要坚决纠治形式主义、官僚主义顽疾,切实把基层党员干部从束缚中解脱出来,激励担当作为,有更多精力抓落实。

其中,精简会议的规定不由令人想起了“无会周”。这最早可以追溯到上世纪八九十年代,一些地方曾经建立“无会周”制度。近几年来,各地更是把精简会议数量、提高会议效率,作为深入贯彻落实中央关于解决形式主义问题为基层减负决策部署的具体举措之一。

所谓“无会周”,对县(市、区)一级来说,就是在每个月的某一周,原则上不召开由各部门、各乡镇(街道)主要负责人参加的全县性会议。用这样的制度安排,来整治形式主义和官僚主义,治理“以会议落实会议、以文件落实文件”的顽疾,让基层干部集中时间和精力,多调查研究,多解决一些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可谓善莫大焉。

说到底,呼唤“无会周”的本意,无非是多些实事求是的为民之举,少些虚头巴脑的形式主义。作风建设永远在路上,期望把“无会周”变成群众欢迎的“工作周”,务实高效的“实干周”。坚持问题导向和效果导向,“无会周”减的是“负担”,增的是“实干”,把基层干部从文山会海、督查检查、痕迹管理等之中“解放”出来,激励他们担当作为、为民服务,解决一些实际问题,培育经济发展新动能,加快推进高质量发展。

毋庸置疑,《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若干规定》是一部好经,关键要防止一些和尚把它念歪了,更要防止陷入反“四风”越反越严重的怪圈。我们常说实干兴邦,期望能呼唤出实干作为的精气神,呼唤出高质量发展的凝心聚力。各级领导干部要树立正确政绩观,不定不切实际的目标、不发没有实质内容的文件、不开不解决问题的会议、不做“只留痕不留绩”的事情,带头深入基层一线,帮助解决企业难题、基层负担、群众困难,促进民生改善,推动经济社会发展。

编辑、一审:徐坚 二审:刘文治 三审:王润

声明:所有来源为“姚界客户端”和“余姚新闻网”的内容信息,未经本网许可,不得转载!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余姚新闻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本网转载的其他文字、图片、音视频等信息,内容均来源于网络,并不代表本网观点,其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果您发现本网转载信息侵害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0574-62735052,我们将及时核实处理。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