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两院院士增选结果揭晓!浙大新增3位中科院院士、2位工程院外籍院士
2025年两院院士增选结果正式揭晓,共有144人当选。共选举产生中国科学院院士73人,选举产生中国工程院院士71人。在新当选两院院士中,女性科学家共13人。此外,2025年中国科学院新当选外籍院士27人,中国工程院新当选外籍院士24人。
其中,浙江大学申有青、胡海岚(女),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邵逸夫医院蔡秀军新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浙江大学李尔平、丸山茂夫教授新当选中国工程院外籍院士。
2025年新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名单
(浙江高校部分)
2025年当选中国工程院外籍院士名单
(浙江高校部分)
申有青
浙江大学化学工程与生物工程学院院长
主要从事功能高分子合成及其应用于纳米药物的研究。在美国执教期间主持美国国家科学基金等项目10余项,回国后主持国家杰青、973前期及基金委重大项目课题和重点项目、国家重大科学研究计划项目和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首席科学家)等。在国际著名学术期刊上发表SCI论文600余篇,出版RSC和Wiley著作各1部,获10余项中美专利,2个高分子基纳米药物获美国临床试验批件,其中一个进入临床II期,另获2个中国药监局临床试验批件。以第一完成人获2023年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2021年浙江省自然科学奖一等奖。
蔡秀军
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邵逸夫医院院长
著名外科学专家,教授,主任医师,荣获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1项、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教育部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浙江省科技进步一等奖3项、梁何利科学与技术创新奖、浙江省科学技术奖重大贡献奖、吴阶平医药创新奖等。他建立了腹腔镜刮吸解剖法肝切除术、腹腔镜下区域性肝血流阻断技术,在国际上完成首例完全腹腔镜下绕肝带法二步肝切除术,创建了国内首个微创医学学科。
胡海岚
浙江大学脑科学与脑医学学院院长
2008年自美国学成归国后,专注于脑的高级功能及相关疾病的研究,取得了一系列创新性的研究成果:发现了社会竞争中“胜利者效应”的脑机制,揭示了后天的经历经验可以通过重塑神经环路来改变先天的弱势;从分子、细胞和系统等多层面对抑郁症的成因提出了新的阐释,为研发更好、更安全的抗抑郁药物提供了新思路。近年来获何梁何利科技与技术进步奖、国际神经科学组织凯默理奖、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杰出女科学家奖等。
李尔平
浙江大学信息与电子学院求是讲席教授
长期致力于高速电子、新型微纳电子器件集成技术、电磁兼容研究领域研究,并取得杰出成果。2006年荣获IEEEEMC技术成就奖,2007年荣获新加坡杰出工程成就奖,同年入选美国电磁科学院院士,2011年获IEEE持续发展奖,2015年获国际IEEE电磁兼容技术领域最高奖项IEEEEMC理查德·斯托达特杰出成就大奖,成为获得该奖项的首位华人学者。
丸山茂夫
浙江大学机械工程学院求是讲席教授
主要从事单壁碳纳米管的合成、物性、应用研究,于Science等期刊发表论文300余篇。曾任日本东京大学杰出教授、日本富勒烯纳米管管学会(FNTG)会长,日本JST重大专项首席指导专家、国际纳米管系列会议(NT)steeringchair。
来看全名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