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准破解企业发展“急难愁盼” 余姚创新“移动+定制”政务服务模式
“通过会商会审,审批流程既精简又直观,定制服务更是整合了各部门的资源,帮我们少走了好多弯路,太方便了!”近日,在市小球中心(暂名)建设项目前期咨询服务会议上,全民健身中心有限公司总经理林开敏对市营商环境建设办公室创新的“移动+定制”服务模式赞不绝口。这一模式为项目报批报建按下“加速键”,赢得了相关企业的由衷认可。

图为市小球中心(暂名)建设项目前期咨询服务会议。
自去年起,市营商环境建设办公室聚焦服务模式创新,推动政务服务从“大厅办”转向“上门办”,从“一件事一次办”升级为“多件事同步办”,项目审批也从“串联办”变为“并联办”,服务效率显著提升。
针对全市员工人数较多的大企业,市营商环境建设办公室整合社保、医保、公积金等高频事项,推出“服务速办包”“企业护航包”,并结合政策、人才、金融、科创等增值服务需求,梳理形成“红利直达包”。“三大服务包”共涵盖37个事项。该办通过提前沟通、配置移动设备、上门批量办理等方式,实现“服务送上门、办事不出厂”,截至目前,已累计服务重点企业28家次,惠及员工超1100人次,现场办理业务1530件,企业员工跑动次数减少80%以上。
此外,针对重大项目和重点招商引资项目,市营商环境建设办公室还整合投资项目全流程审批事项,定制“立项用地包”“规划施工包”“竣工验收包”三大套餐,涵盖23个审批事项,并联合发改、资规、住建等部门提前介入、协同指导,制定“一企一策”项目流程图和推进计划表,组织服务队上门提供业务咨询、联审联办等服务,截至目前,已服务重点工业投资项目23个,总投资额达48.58亿元,全部实现“拿地即开工”;项目审批周期由3个月缩短到30日内,提速60%以上。
据了解,“移动+定制”政务服务模式的推行,不仅是我市提升政务服务效能的生动实践,也是推动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举措。下一步,市营商环境建设办公室还将继续扩大服务覆盖面,不断提升服务精准度,让更多企业和项目享受到“家门口的政务服务”。
编辑、一审:徐坚 二审:苏英英 三审:王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