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曹娥镇污水治理点亮美丽乡村
昨天,有村民行走在小曹娥镇的村落间,看到曾经淤塞发臭的河道如今清水流淌,岸绿人欢,感到特别欣慰。“水清了,环境好了,我们的生活也更舒心了。”朗海村村民陈大妈笑着说。这舒心的背后,是小曹娥镇为期数年的“污水零直排”攻坚行动。
近年来,小曹娥镇按照“雨污全分流、污水全纳管、排放全达标、排水全监管”的要求,统筹谋划,分步实施,全力推进治水工作再上新台阶,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率不断提高。
检查河流。
治理污水,首在底数清、方向明。小曹娥镇组织村社、网格、执法等多方力量,开展全域网格化普查,精准梳理形成“问题、任务、项目、责任”四张清单,为“污水零直排区”建设打下坚实基础。
“我们从管网布局到户情特点都做了详细摸排,确保治理不漏一户、管网不漏一段。”小曹娥镇综合行政执法队负责人沈伟介绍。截至目前,全镇累计新建污水管网28.99万米,修复雨水管道5万米,新建提升井61座,为7665户农户实现污水有效纳管。
有了扎实的基础设施,如何保障其长期稳定运行成为关键。小曹娥镇推动执法端口前移,实行“与管网管护同步巡查、同步整改、同步办案”的“三同步”机制,形成治理闭环。执法队联合生态环境、农业农村等部门开展生活污水专项执法,重点打击偷排漏排、设施损坏等行为。今年以来,累计开展联合执法行动28次,发现并处置问题隐患312处。在朗海村的一次农村污水处理设施运行专项执法检查中,执法人员发现部分污水处理终端存在设备老化、运行不稳定等问题,便立即协调市排水公司对设备进行提升改造,确保设备恢复正常运行。
“执法不只是处罚,更是教育和规范。”沈伟说。在执法过程中,综合行政执法队同步开展政策宣传和案例讲解,引导群众从“要我改”转向“我要改”,实现执法与宣教融合推进。截至目前,累计发放宣传手册2500余份。
面对执法力量有限、违法排污隐蔽等难题,小曹娥镇积极引入科技手段,打造农村生活污水治理执法信息平台,实现对污水管网和预处理设施运行情况的实时监控。
该平台结合无人机巡查与在线监测设备,构建起“空中巡查+地面巡检+数据溯源”的立体化监管网络。执法人员可通过平台实时查看管网运行状态、预警异常情况,大幅提升执法响应速度与精准度。“数智赋能不仅提升了效率,更推动了治理机制的系统化、长效化。”沈伟说。通过数据共享与多部门联动,小曹娥镇正逐步建立起“问题发现—任务派发—整改反馈—考核通报”的闭环管理机制,推动污水治理从短期攻坚向长效管理转变。
分发宣传册。
截至目前,该镇农村生活污水治理行政村覆盖率达98.44%,较上年提升8.02个百分点;餐饮单位纳管率达94.17%,较上年提升33.47个百分点,群众满意度持续提升。下一步,小曹娥镇将持续发力,深化农村生活污水治理成果,改善农村居住环境,增强农村生态文明建设,打造独具魅力的乡村新风貌。
编辑、一审:徐坚 二审:苏英英 三审:王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