薪火传承!牟山镇让非遗“黄鳝舞”焕发新生机
鼓点激越,鳝影游动。11月1日,在杭州举行的2025浙江非遗嘉年华·赶秋集活动中,来自牟山镇青港小学的一群“小小传承人”成为全场焦点。他们将在家乡牟山湖畔传承百年的“黄鳝舞”搬上了绚丽的省级舞台。孩子们手持鳝形道具,时而翻滚盘旋,时而腾跃穿梭,将黄鳝的灵动与活力展现得淋漓尽致,充满童真与力量的表演赢得了在场观众的阵阵喝彩。
这次精彩的亮相,不仅是非遗“黄鳝舞”一次成功的对外展示,更是牟山镇近年来通过“非遗进校园”推动传统文化“薪火相传”的丰硕成果。古老的民间艺术,正在新一代身上焕发出蓬勃的新生机。
“黄鳝舞”是牟山镇独有的民间舞蹈,它源于村民对美好生活的祈愿,舞蹈动作粗犷有力,模仿黄鳝在水中游弋、钻洞、缠斗的姿态,极具水乡特色和艺术魅力。2018年,“黄鳝舞”入选宁波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然而,随着社会变迁,这门独特的技艺也曾面临传承断层、后继无人的窘境。
为保护这一文化瑰宝,今年以来,牟山镇党委政府将“黄鳝舞”的传承与保护作为一项重点文化工程来抓。其中,最关键的一步就是推动“非遗进校园”,与青港小学深度合作,建立“黄鳝舞”传承教学基地,落实专项资金保障培训和后勤力量,并积极搭建平台,为传承推广“黄鳝舞”打好基础。
“孩子们学习兴趣浓厚,家长们也很支持,为了参加这次省里的文化展演活动,许多孩子们都激动地睡不着觉。”青港小学校长张慧介绍,学校聘请退休教师担任培训老师,利用课后托管和社团活动时间,系统性地向孩子们传授“黄鳝舞”的历史渊源、舞蹈动作和服饰文化,带着孩子们精心打磨“翻江倒海”“昂首盘视”等经典动作。“一开始只是觉得好玩,后来听着老师讲‘黄鳝舞’的故事,我越来越喜欢了。能代表家乡去表演,我感到特别自豪!”青港小学一位学生兴奋地说。
从田间地头的自娱自乐,到走上省级舞台大放异彩,牟山“黄鳝舞”的传承之路,是一条有效的创新之路。通过“政府引导+校园传承+社会参与”的模式,不仅让古老的民间艺术找到了新的生存土壤,更在孩子们心中种下了文化自信的种子。
编辑、一审:赵哲 二审:杨月云 三审:王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