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字号:

2025中天阁论道——“阳明心学与当代中国”·王德峰专场在余姚举行

2025-10-30 22:42 来源: 姚界客户端 记者 曹婷婷/文 黄静波/摄
分享

“今年是王阳明诞辰553周年,我怀着对阳明先生的崇敬心情来到阳明先生的出生地余姚……”10月30日下午,作为2025阳明心学大会的一项重要活动,2025中天阁论道——“阳明心学与当代中国”·王德峰专场在我市举行,王德峰用通俗易懂的语言阐释了阳明心学的当代价值。

活动现场

王德峰是复旦大学哲学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曾任复旦学院副院长、任重书院院长。其学术生涯涵盖马克思主义哲学、当代艺术哲学研究,尤其擅长将哲学理论与现实生活结合,被网友及学生亲切誉为“哲学王子”。

王阳明是明代著名哲学家、思想家和儒家思想的重要代表人物之一,阳明心学提出的“致良知”“知行合一”等哲学命题,对中华传统文化发展和传播产生深远影响。

王德峰从阳明心学的历史脉络谈起,回顾了王阳明少年立志、龙场悟道的思想历程,系统解读了“心即理”“知行合一”“致良知”的核心内涵。“‘心即理’,确立本心的自足与权威;‘知行合一’,强调真知必在于行;‘致良知’,主张在世事磨炼中扩充良知。”他指出,阳明心学是宋明新儒学发展的重要成果,其思想对于中华民族文化生命的滋养与重塑具有深远影响。

活动现场

“破山中贼易,破心中贼难。”王阳明先生的哲思穿越五百年依然叩击着人们的内心。在王德峰看来,“破心中贼”要秉持“蒙以养正,格物致知”的理念,通过道德修养和自我反省来建构道德自觉与主体意识。他表示,重温阳明心学,不仅能为现代化进程构筑坚实的精神基础,也能引导人们在物质发展中守护本心、涵养德性。

对于阳明文化的传播,王德峰有自己的见解。他表示,“这几年余姚在这方面做得很好,我们要创造条件,通过学术研讨等方式深入探讨阳明文化的内涵,让优秀的传统文化走向世界,吸引更多志同道合的人,让他们到心向往之地来。”

编辑、一审:严怡雯 二审:苏英英 三审:王润

声明:所有来源为“姚界客户端”和“余姚新闻网”的内容信息,未经本网许可,不得转载!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余姚新闻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本网转载的其他文字、图片、音视频等信息,内容均来源于网络,并不代表本网观点,其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果您发现本网转载信息侵害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0574-62735052,我们将及时核实处理。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