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字号:

把“理太偏”的鼓点调成平等高音——记第十届浙江省学生“学宪法 讲宪法”活动特等奖获得者周语晗

2025-10-27 09:20 来源: 姚界客户端 记者 韩宇雯
分享

灯光聚焦,第十届浙江省学生“学宪法讲宪法”活动的舞台中央,来自我市兰江中学912班的周语晗从容站定。她没有急于抛出宏大的论述,而是将一段振奋人心的报道娓娓道来——2015年10月5日,从瑞典传来振奋人心的消息,中国药学家屠呦呦获得诺贝尔奖。“这像一个铿锵有力的音符,为那句被唱词撕裂的‘刘大哥讲话理太偏’,补上了一声宪法里的高音。”周语晗的声音清亮而坚定,“宪法第四十八条:中华人民共和国妇女在政治的、经济的、文化的、社会的和家庭的生活等各方面享有同男子平等的权利。”

比赛结束,星耀全场。最终,周语晗从众多佼佼者中脱颖而出,一举斩获省特等奖。下月,她将作为全省唯一的初中生,代表浙江站上第十届全国学生“学宪法讲宪法”活动的舞台。

荣誉的背后,是无数个无人看见的清晨与深夜。数月来,周语晗总随身带着一本已被翻得微微卷边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她不是泛泛而读,而是逐字逐句研读,像一位寻宝者,在字里行间挖掘宪法与生活的深刻连接。

从花木兰、红色娘子军到屠呦呦、女航天员,周语晗用一个个生动的实例论证了平等权利的实现。她更动人的讲述,则来源于学校和家庭。“宪法从来不是遥远的文本,比如各类竞赛的领奖台上,女生和男生并肩而立;我家周末大扫除,家务清单用Excel随机排序……”周语晗通过日常细腻的观察,让庄严的宪法充满了生活的温度,生动诠释了“平等不是将来时,而是现在进行时”。

备赛期间,镜子是周语晗最忠实的听众。“在老师和家人的帮助下,我常常对着镜子,一遍遍调整自己的语气、表情和动作。”周语晗回忆,“一个重音落在哪里,一个手势何时推出,都需要反复推敲。”在她看来,让“高大上”的宪法精神可感可触,不仅需要深刻的理解,更需要精准的表达。这份对完美的执着,让她在余姚市级选拔中初露锋芒、在宁波赛场上稳步晋级,最终在省级决赛的巅峰对决中璀璨绽放。

如果说主题演讲环节已上演“神仙打架”,那么即兴演讲环节则更具挑战。选手需现场随机抽题、做一分钟准备后即刻演讲,极大地考验逻辑思维、语言组织和临场应变水平。当抽到“宪法与中华传统文化”这道题时,周语晗紧张极了,感觉周围的空气都凝固了,但随即,她的眼中闪过一丝灵感的光。

“我一下子想到了河南卫视火爆出圈的节目《唐宫夜宴》。”周语晗向记者分享道。在短短几分钟时间里,她将千年文化基因比作宪法守护精神血脉的“源代码”,认为当代青少年理应成为传统文化的法治“保护伞”,让文明“活”在博物馆的展柜,更“火”在屏幕、指尖与心间。这个充满想象力的回答,让评委看到了新时代青少年对宪法基本原则和精神的深刻理解。

如今,载誉归来的周语晗已悄然投入全国总决赛的备战。她表示,愿意继续做宪法的学习者、宣传者、践行者,让宪法知识家喻户晓、宪法精神薪火相传、法治理念更加深入人心。

编辑、一审:徐坚 二审:苏英英 三审:王润

声明:所有来源为“姚界客户端”和“余姚新闻网”的内容信息,未经本网许可,不得转载!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余姚新闻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本网转载的其他文字、图片、音视频等信息,内容均来源于网络,并不代表本网观点,其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果您发现本网转载信息侵害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0574-62735052,我们将及时核实处理。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