坊间视点|如何看待“聪明游”?

插图邵天骊
■新闻回顾
今年暑假以及国庆中秋假期,我国文旅市场持续升温,各大景区人流如织。热闹背后,旅行方式正悄然改变:“说走就走”的随性出行越来越少,精心规划的计划性旅行多了起来;盲目追逐热门景点的热潮渐渐退去,“小众秘境”探索成为新风尚……这些新型旅行方式被网友称为“聪明游”。对此,你怎么看?
■嘉宾发言
李燕翁:明代旅行家徐霞客曾说:“余谓游不必骑、亦不必同,惟指示之功,胜于追逐。”这种注重深度体验的旅行观,与当下“聪明游”的本质不谋而合。当旅行从“走马观花”转向“精打细算”、从“人挤人”变成“寻不同”,这背后体现出我们对待旅行的哪些新态度,又藏着当代人对旅行意义怎样的新理解?在我看来,“聪明游”的出行方式不仅是游客个体选择的变化,更是我国旅游市场走向成熟的显著标志。
郑玉芬:“聪明游”不仅是旅行方式的迭代,更是大众生活态度的折射,彰显着消费者的理性与自信,也倒逼文旅行业加速向精细化、个性化、优质化升级。
陈雪媛:“聪明游”这个词很新鲜,但我很认同。对于旅行,我们真的要聪明一点。今年的疗休养,我和很多同事没有去“追”景点,而是选择在幽静的东钱湖度假。虽然走的地方不多,但是走好、吃好、休息好,物有所值。这次旅游就是我们的“聪明游”。真的不喜欢赶鸭子似的打卡式旅行,若热门时段热门景点游客扎堆,就变成了下车拍照、上车睡觉的“到此一游”。
李燕翁:刚刚过去的国庆中秋假期,我也体验了“聪明游”,并获得了相当好的体验。我们全家去了东钱湖畔的某会展中心,看了一场真人“动漫”,既欣赏了东钱湖的美景,又避开了假期汹涌的人潮,孩子开心,我们大人也觉得新奇,而且轻松。之后,和几位朋友去了四明山一处小众景点,吹了山风,取了山泉水,还体验了摘柿子的乐趣。之后去了上虞的白马湖畔,吃了“网红美食”——老房子馄饨和烤饺,在新开的春晖茶社打卡,参观了朱自清、弘一法师、丰子恺等名人的故居……这样的“聪明游”令我身心放松,能更好地投入节后的工作和生活。
陈雪媛:回想过去,我们经历了很多打卡式旅行。游着游着,我们开始觉醒,会问自己:这样真的好玩吗?于是,有人喜欢上“说走就走”的旅行,无拘无束地行走在大地上,畅快而率性。且行且思且成长。在不断的旅行中,我们开阔视野,在拥抱大自然的同时,实现对自我心灵世界的探索。如今,对于“说走就走”的旅行,我们会比以往多一些理性规划,在享受随性的同时,努力消除因准备不足导致的高价住宿、强制消费等。这也算得上是“聪明游”。
郑玉芬:科技助力,人工智能提升旅游品质。“聪”字彰显了数字赋能下的高效决策。随着数字技术深度融入文旅领域,旅游服务平台更加完善,比价工具、服务指南等信息获取便捷,不仅能缩短出行决策周期,更能提升决策质量。目的地天气、景区客流、住宿美食等,数字技术构建了全景预判体系,让出行更具确定性和规划性。
陈雪媛:在山林古村感受慢生活,在自然秘境探索生态美,在城市街角Citywalk,在各种文化场馆触摸文化脉络……“聪明游”体现了大众对精神满足的更高追求,反映了国民素养的整体提升。这看起来是旅行方式的转变,实际上是社会进步的缩影。人们理性出行,对体验感和性价比高度重视,推动了各地文化旅游服务供给的优化,让文旅慢慢从“流量”导向走向“质量”导向。
郑玉芬:明白消费,不盲目跟风,实现观光到悦己的转变。“明”字体现了理性务实的消费选择。摒弃传统赶行程的特种兵式旅行,更注重个性化体验、情绪满足与性价比。旅行方式从“去哪里”转向“怎么玩”,既愿为高品质的深度体验买单,又精打细算,规避不必要的消费。由此,推动小众、轻松、深度的新兴模式兴起,如依赖网友真实攻略的听劝式旅行,低体力消耗、高情绪满足的躺平式“窝囊游”,以低成本实现高品质体验的反向旅游等。
李燕翁:如今,人们不再满足于热门地标前的匆匆打卡,而是渴望沉浸到当地的文化和生活中,获得独一无二的旅游体验。不少人主动避开人潮,转向更具烟火气的县域小城或乡村秘境。更重要的是,现在通过手机APP就能实时查看景区人流密度、交通状况、住宿资源等信息,这种技术赋能使我们从“盲目前往”变为“精准出行”。另外,当下的旅游需求更重品质,人们越来越不满足于“到此一游”的浅层体验,而是追求个性化、深层次的旅游享受。
郑玉芬:“聪明游”的走热,本质是供需两端同频共振的结果。从需求端看,消费者旅游认知更趋成熟,告别“走马观花”的打卡式观光,追求个性化、沉浸式体验,为“聪明游”提供了土壤。从供给端看,各地政府、文旅部门主动作为,以创新回应需求,远的如故宫博物院推出数字沉浸体验项目,让文物“活”起来,近的有新昌山海经奇沉浸式奇幻游……这些创新实践既丰富了优质文旅供给,也为市场注入新活力。
陈雪媛:正如卢梭所说:“我们在路上不是像驿夫那样追赶路程,而是像旅行家似的沿途观赏,旅行本身就是一种乐趣。”“聪明游”的兴起让我们看到大家不再像驿夫那样追赶路程,而是用心感受着沿途的风景,让旅行的每一刻呈现它“本身就是一种乐趣”的美好价值。
郑玉芬:“聪明游”的兴起揭示了文旅产业发展的新方向,促使文旅行业加速向精细化、个性化、优质化升级,打造让游客安心、舒心、动心的文旅新供给,激发文旅市场内生动力,推动行业高质量发展。
■网友围观
@帅龙欧巴:我们真是“大聪明”,10月中旬开始错峰出游,精髓就是人少。
@jiachong222:践行“聪明游”,旅行前运用数字工具很关键,可以尝试合理规划错峰路线。它也算是一种消费降级,不为溢价消费买单。
@年年日记:周末,去城郊的小众农场摘小番茄、坐在树下喝茶,不用排队,不用人挤人,这种躺平式旅游才让人放松,绝对算是“聪明游”。
编辑、一审:黄庐锦 二审:苏英英 三审:王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