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课讲到田埂上 红链赋能共富路 梁弄镇“书记领题”探索农文旅融合新路径
近日,在梁弄镇汪巷村的新希望初新农庄,一场特殊的党课正在青青稻田旁展开:党员与游客纷纷卷起裤脚,弯腰插秧;农技党员一边示范,一边讲述四明山革命年代“一手拿枪、一手扶犁”的奋斗历程。同一时间,一批学生正沿着农庄联合周边营地、基地开发的“红色印记”研学路线,穿梭于革命老区的山水之间,沉浸式感受红色精神与现代农业交融的魅力。
新希望初新农庄里,农耕文化是特别吸睛的。照片由梁弄镇提供
这一系列生动场景,是梁弄镇扎实推进“书记领题”项目、以高质量党建引领新兴领域发展的真实写照。在镇党委书记李明的牵头推动下,该镇将组织建设与产业振兴紧密融合,通过“党建链”有效串起“产业链”“服务链”“共富链”,积极探索区域发展共同体的构建路径。
依托初新农庄等一批新兴党建示范点,梁弄镇党委着力打造开放式的实践教育阵地,精心做好内容设计与体验融合,把政策理论宣讲与农耕体验、非遗展示、生态教育等有机结合,以此推出的品牌活动“农耕忆初心”已累计接待上百人次。党员经营户吕芙蓉说:“党课讲到田埂上,大家听得进、记得牢,参与的积极性越来越高。”
新希望初新农庄。照片由梁弄镇提供
针对以往资源分散、联动不足等问题,梁弄镇党委创新建立“区域党建联建”机制,推动课程共同开发、客源协同引导和品牌联合推广,实现资源共享与互利共赢。初新农庄的农耕课堂、红色教育基地的实景教学以及非遗工坊的体验课程,被整合成一条完整的研学线路,既延展了游客的体验动线,也提升了区域的综合收益。与此同时,梁弄镇党委政府共同打造“梁弄樱桃红了文化旅游节”“红色文化季”等区域活动,推出宣传口号“周末有空,就来梁弄”,有效增强了全镇文旅的品牌声量。
在“书记领题”项目的引领下,梁弄镇农文旅深度融合成效显著。初新农庄以“稻田中的自然生活艺术馆”为发展定位,融合农业、艺术与美学,迅速成为热门打卡地和青年返乡创业平台。其创建的“初新绿品”品牌,协同20余户农业大户,开发出多款农特产礼盒,帮助农户实现增收超百万元。2022年至2024年间,初新农庄与初新营地共接待游客12万余人次,总营收达2000万元。
党建赋能同样体现于科技助农。初新农庄与宁波市农科院合作建立“绿品示范大棚”,引进“兰芯小西瓜”等高附加值品种,党员技术骨干主动传授种植技术,带动周边农户共同发展。这一系列举措也吸引了新希望文旅华东区域总经理张晓波等优秀人才返乡创业,为乡村振兴注入了新活力。
下一步,梁弄镇党委将继续依托区域党建联建机制,推出“现代农庄经营实战赋能计划”,聚焦数字化营销、多元业务模式、成本管控与服务标准化等关键环节,通过专业培训与导师带徒等方式,全面提升青年新农人和经营主体的实战能力;同时,围绕“红、绿、古、美”四大主题资源,打造“初心农事”“营地先锋”等一批特色子品牌,持续增强区域吸引力和竞争力。
梁弄镇的实践表明,在新兴领域和乡村振兴主战场,党建工作大有可为。该镇通过摒弃形式主义,聚焦服务赋能,提升“区域党建联建”模式,打破资源藩篱,实现协同共赢,最终将党的政治优势、组织优势有效转化为了乡村的发展优势、治理优势和共富优势。这条以“红链”聚力、让“田园”生金的特色路径,为新时代党建引领乡村振兴和农文旅融合提供了可复制、可推广的“梁弄经验”。未来,梁弄将继续促进党建红色底蕴与产业绿色升级、生态之美、人文之韵深度交融,全力书写共同富裕的崭新篇章。
编辑、一审:徐坚 二审:苏英英 三审:王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