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字号:

余姚这位医生用“信任”当麻药!患者:几乎不痛!

2025-08-02 13:50 来源: 姚界客户端 记者 童威楠
分享

“诸医生轻手轻脚的,拔牙时我几乎没感觉到疼!”近日,78岁的宋鸿娥阿姨向记者讲述了她在市妇幼保健院(市二院)看牙的经历。患有高血压、糖尿病等多种基础疾病的她,因看牙问题屡屡碰壁,内心充满恐惧。然而,在该院口腔科主任医师诸森阳这里,她不仅得到了妥善治疗,更感受到了家人般的温暖和关怀。

8cdd9d569e07900b2fa728ec6060ca6.jpg

诸医生为患者进行口腔治疗

只要患者有治疗意愿,我都会尽力

“像宋阿姨这样的情况,在我的门诊中相当常见。”诸森阳坦言。作为一名专攻口腔修复的医生,他的患者中高龄老人占了很大部分。这些人往往伴有高血压等基础性疾病,或正在服用阿司匹林等抗凝类药物,这都给口腔治疗带来了挑战和风险。

面对挑战,诸森阳始终将患者的安全和意愿放在首位。“只要患者有治疗的意愿,我就会在专业保障的前提下尽力而为。”他介绍道,每次接诊高龄患者,他都会先进行一套严谨的评估流程。

在治疗方案上,他讲究“循序渐进”,先从创伤小、难度低的操作开始,让患者逐步建立信心。“我们会看患者的承受力,先处理最影响生活的小问题。一个简单的治疗,就能化解他们大部分的恐惧,为后续更复杂的治疗打下良好基础。”他说。

打消牙科恐惧,信任是最好的“麻药”

诸森阳认为,牙科恐惧非常普遍,要化解它,建立信任是第一步。

“我会用最通俗的语言,把专业知识解释给患者听,首先在心理上打消他(她)们的疑虑。”诸森阳说。在操作上,他更是将“轻柔”二字刻在心上。无论是缓慢推注麻药,还是在关键时刻用言语安抚,在必要时使用医院引进的计算机控制局部麻醉系统(STA麻药注射仪),每一个细节都旨在最大程度减轻患者的痛苦。“当患者信任你时,这份信任感本身就是最好的‘麻药’。”诸医生笑着介绍自己消除患者恐惧的诀窍。

而这份数十年如一日的耐心与同理心,源自他童年的经历。“小时候我体弱多病,特别怕打针。当时卫生院有位老护士,每次打针都特别轻,还会分散我的注意力。”诸森阳回忆道,“后来自己从医,就总想着要将心比心,尽最大努力为患者解除痛苦。”

ff3df84d978a5e450a8e23e15452588.jpg

诸医生做学术分享


编辑、一审:邵天骊 二审:朱从谷 三审:王润

声明:所有来源为“姚界客户端”和“余姚新闻网”的内容信息,未经本网许可,不得转载!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余姚新闻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本网转载的其他文字、图片、音视频等信息,内容均来源于网络,并不代表本网观点,其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果您发现本网转载信息侵害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0574-62735052,我们将及时核实处理。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