坊间视点|如何看待“小挣青年”?
插图 邵天骊
■新闻回顾
“小挣青年”指每天都有收益、能小挣一笔,也形容不追求“快挣钱、挣大钱”的状态,年轻人能按照自己的节奏,通过自己的努力慢慢积攒,一步一步实现自我。对于“小挣青年”,你怎么看?
■嘉宾发言
陈海燕:“小挣青年”用来形容对收入和生活有特定态度的年轻人。他们既不开启追求“大富大贵”的奋斗模式,也没有完全躺平,更倾向于“适度赚钱、够用就好”的生活哲学,注重在收入与生活平衡之间找到自己的节奏,生动地体现了年轻人对生活本质的清醒认知,是对抗过度商业化、回归生活本真的表现。
张静:当今社会竞争激烈,“小挣青年”犹如一股清流,提供了一种新颖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攒小收益,过小日子”是他们追求的目标。他们像蚂蚁搬家一样,每天攒点小收益,却把日子过得热气腾腾。这种不卷不躺的生存法则正在改写当代年轻人的人生剧本。
张伊梦:在这个快节奏的时代,有人拼命往上爬,有人选择慢下来,都没毛病。关键不是别人怎么看,而是自己过得舒不舒服,有没有奔头。对我这个“小挣青年”来说,“小挣”真不是“卷不动”的无奈,反而是一种更清醒、更务实的生活策略。不指望一夜暴富、年薪百万这种“大饼”,“小挣青年”追求脚踏实地的日子,每天都能有点进账,慢慢朝着目标走。
陈海燕:长期以来,社会对成功的定义高度集中在财富积累和社会地位上,而“小挣青年”的存在,其实在传递一种新的可能:“活得舒服”“能掌控自己的时间”“有精力照顾喜欢的人”,同样是值得肯定的人生状态。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公开表示“不想当高管,只想准时下班”“不求年薪百万,够用就行”,本质上是在拓宽成功的维度,让“平凡的舒适”也能被看见、被尊重。
张静:“小挣青年”的出现是社会环境与个人选择共同作用的结果。城市对他们的友好态度是重要因素之一。近年来,国家和各地政府在大学生就业、青年创业等方面给予诸多优惠政策和实际帮扶,搭建优质发展平台,为“小挣青年”提供了干事创业的舞台。同时,“小挣青年”具备积极向上的品质。他们脚踏实地,不浮躁、不焦虑,给自己宽松的成长周期,一步一个脚印实现突破,稳中求进。
张伊梦:说实话,“小挣青年”的生活状态很大程度缓解了焦虑。网上天天能刷到“人均百万”“35岁危机”,好像不挤进金字塔尖就是失败。但现实是,大部分人都是普通玩家。与其被“挣大钱”的执念吊打,不如拥抱“小挣”的节奏。我身边不少朋友做自由设计、开网店,单日收入可能不多,但胜在细水长流,心里比那些拿着高薪却时刻担心被裁员的“牛马”踏实多了。看着账户里每天或多或少的进账,那种“今天没白过”的掌控感,挺实在的。
陈海燕:对一部分人而言,“小挣”是主动选择;但对另一部分人而言,“只能小挣”可能是被动妥协。二者的核心区别在于抗风险的能力。若家境尚可、无沉重负债(如房贷、赡养压力),“小挣”是“主动筛选生活”,他们不好高骛远,也不摆烂,在能力范围内进行小成本的投入,一步一个脚印慢慢地积累,实现“低负担生存”。所以,“小挣”的可行性还要与个人的经济基础、家庭背景、生活成本深度绑定。
张静:在就业压力巨大的当下,追求立刻挣大钱、暴富并不现实。而“小挣青年”通过设小目标,脚踏实地去实现,这种务实态度有助于他们在社会上安身立命。他们不轻易参与内卷,以平和的心态面对生活,这种生活态度并非认输,而是用另一种体系评估生活、接纳自己。“小挣青年”通过创业、投资、自由职业等方式实现自我价值和财富积累,丰富了职业形态,为稳经济、促就业提供有力支撑。
张伊梦:谁说“小挣”就是躺平?我们只是换了一种更可持续的努力姿势。开小店、做自媒体、接技术单都需要真本事和长期投入。我的一位朋友在自行车组装升级上有着丰富的经验,靠口碑开了家单车工作室,在业界小有名气,不少车友慕名而来。这种“慢增长”看着不刺激,但每一步都踩得结实,长远看可能比高薪高压却随时可能崩盘的行业更稳当。
陈海燕:“小挣青年”的出现反映了当代年轻人价值观的多元化,这是一种基于个人需求的“生活方案选择”,而非“绝对正确或错误的人生态度”。这种选择打破了“越努力越有钱=越幸福”的线性叙事,也让成功的定义变得更丰富。
张静:社会是多元化的,不必过早给青年群体打上固定标签,应允许他们在不同的人生阶段追求不同的目标。当然,要让“小挣青年”发展得更好,需要全社会协同发力。一方面,各地区要完善社会保障体系,着重保障年轻人在医疗、住房等方面的基本需求,为他们消除后顾之忧,让“小挣青年”能够轻装上阵,安心奋斗。另一方面,政府要持续优化营商环境,为“小挣青年”提供更广阔的干事创业空间,同时给予针对性的政策补贴,降低创业成本与风险,激发创业热情与活力,让年轻人在良好的社会风气影响下,想奋斗、能奋斗、勇于奋斗。
张伊梦:“小挣青年”还有个特点,就是对花钱这事儿更理性。我们不太容易被消费主义带偏,更愿意把钱花在刀刃上,比如学新技能傍身,或者给健康投资。省下来的钱,要么存起来,要么理财投资。几年下来,可能存款比那些“月光族”还厚实点。这种“低物欲+精准储蓄”的习惯,最大的好处就是自由度高,心里有底。
张静:从青年自身角度看,要保持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既不好高骛远,盲目追求不切实际的目标,也不妄自菲薄,因一时困难而自我否定,而是制订合理的计划,有节奏地朝着目标稳步迈进;同时,要积极投身实践,在实践中积累经验、增长才干,不断提升自身本领;还要敏锐感知社会潮流的变化,及时调整自己的姿态,与时俱进,以适应不断发展的社会需求,在时代的浪潮中找到自己的立足之地。
张伊梦:当然,“小挣”也不是完美无缺的,最大的烦恼就是收入不稳定。像从事自由职业或小本经营的,社保、医保都得自己操心。所以,我觉得,“小挣”可以是个主动选择,但脑子得清醒,要定期学点新东西,拓宽点路子,给自己多留几条后路,不能一条道走到黑。
■网友围观
@火星跑步者:日积月累,小钱会变成大钱,当代青年不好高骛远。
@幸福的心百分百:挣钱越来越不容易了,只要能挣钱,小钱、大钱都要挣。
@BiangBiang-_-:按照自己的节奏慢慢积攒,一步一步实现自我。
编辑、一审:徐坚 二审:苏英英 三审:王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