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字号:

66岁老人学拳3年 从“太极小白”到“金牌选手”

2025-08-01 09:28 来源: 姚界客户端 记者 赵晓晨
分享

清晨,玉皇山披着金色阳光,66岁的翁素维与拳友的身影已在广场或半山腰跃动。他们的拳脚或刚劲利落,或如行云流水,一招一式饱含专注与热爱。太极拳与太极剑的韵律早已融入这位凤山社区阳光花园普通老人的日常生活之中。不久前,她刚刚在第17届浙江国际传统武术比赛的擂台上,一举摘得两金一银。

翁素维(右)参加第17届浙江国际传统武术比赛。

时间拨回2022年8月,那时翁素维对运动并无太大兴趣,最多只是随同龄人跳跳广场健身操。一次偶然,她结识了改变她晚年生活的关键人物——被大家亲切称为“毛毛姐”的太极拳启蒙老师毛冠奋。

“毛毛姐那时总说要教我们打拳,可我们都没信心,怕学不会。”翁素维回忆。直到毛冠奋出国前十天,她决心将一身太极功夫倾囊相授。短短十天,这群零基础的学员顶着酷暑,在淡淡的离别情绪中爆发出惊人默契,练出了太极拳的雏形。

正是这短暂却珍贵的“突击”,彻底扭转了翁素维对太极的看法。“好像真的能学会!”更令人感动的是,毛冠奋远行后,她的丈夫殷永健郑重地接过了接力棒,风雨无阻,每周至少两次登上玉皇山,悉心指导翁素维和伙伴们练习太极拳与太极剑。每日练习的视频成了跨越重洋的作业,翁素维笑着说:“就像小学生交作业一样,我们一点一点进步,全赖毛毛姐在屏幕那头长久的鼓励。”

随着拳脚日益娴熟,翁素维的锻炼时间悄然延长至每日3小时。晨曦初露出门,与伙伴们练到近午方归。汗水浸透衣衫,也悄然重塑着她的健康。曾经需要药物控制的高血压,竟在坚持锻炼后逐渐趋于平稳。“每次打拳都会打到后背发汗,这让我冬天不怕冷,夏天不怕热。”她清晰地感知着身体的变化,“胃口好了,双脚有力了,爬楼爬山不费劲,有种身轻如燕的感觉。”

2024年,在殷永健和拳友们的激励下,翁素维首次站上浙东甬三角传统武术赛暨宁波市第6届内家拳大赛的赛场,初试啼声便勇夺一金一银。这无疑为她注入了强大的信心。

今年,翁素维在丈夫的陪伴下,作为市精武会成员首次登上省级赛事的舞台——丽水举行的第17届浙江国际传统武术比赛。密集的赛程考验着这位六旬老人:“我一共比了三场,上午9点42式太极拳、下午4点32式太极剑,晚上7点42式太极剑。”最终,她凭借稳定的发挥,分别斩获8.74、8.71、8.66的高分,将两枚金牌和一枚银牌收入囊中。谈及成绩,翁素维话语中充满感恩:“要不是教练两夫妻的鼎力支持,我也走不到现在。”

如今,每天清晨,翁素维依然坚定地徒步走向玉皇山。她与11位姐妹的身影在晨光中交错,一招一式,凝神聚气。她们在熟悉的场地上挥洒汗水,目光已投向更广阔的武术赛场。翁素维手握三枚沉甸甸的奖牌,却步履不停,继续用太极之韵描画着属于自己的金色晚年——那山间舞动的身影,正是生命不屈的具象,无声诉说着:人生赛道,起点永远可以在脚下重新定义。

编辑、一审:徐坚 二审:苏英英 三审:王润

声明:所有来源为“姚界客户端”和“余姚新闻网”的内容信息,未经本网许可,不得转载!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余姚新闻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本网转载的其他文字、图片、音视频等信息,内容均来源于网络,并不代表本网观点,其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果您发现本网转载信息侵害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0574-62735052,我们将及时核实处理。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