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姓故事|退役军人符新锋:用音乐点亮公益之路
炎炎夏日,市哆来咪艺术培训学校党支部书记、校长符新锋依然奔走在公益教学的路上。他走进东江、三江口、南雷里、富巷等社区,耐心地教老年人吹奏电吹管,让悠扬的乐声为他们的晚年生活增添一抹亮色。
“电吹管不仅便于携带,音色丰富,还能模拟多种乐器的声音,简单易学,非常适合老年人。”符新锋笑着说。去年4月,他自学电吹管后,便被它的独特魅力深深吸引,从此致力于推广这项乐器。除了在社区开展公益教学,他还在老年大学开设了两个电吹管班。“老年学员的学习热情很高,音乐让他们在情感上得到满足,艺术让他们的生活更加充实。”
和学生互动
今年46岁的符新锋是一名退役军人,擅长葫芦丝、电吹管等多种乐器。谈及与音乐的缘分,他回忆起了在部队的时光。作为广西武警总队政治部文工团军乐队的一员,他因为个子高,被安排吹长号。尽管羡慕吹萨克斯的队友,但他深知军人以服从命令为天职,便刻苦练习长号。后来,他逐渐领悟到长号在军乐演奏中的重要性——“它能营造出恢宏的气势”,并深深爱上了这门乐器。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经过短短3个月的训练,他在新兵器乐考核中夺得第一名,并在后续的年中、年末考核中屡获优秀。
开展教学
在部队的5年时间里,符新锋每天除了体能训练,还要坚持器乐基本功练习,并随队参加各类演出。“一年演出100多场,我们经常演奏《国歌》《歌唱祖国》《欢迎进行曲》等曲目,每次奏响《国歌》时,我都感到无比自豪。”2003年退伍后,一次偶然的机会,他在元宵联谊会上表演了葫芦丝独奏《月光下的凤尾竹》,节目还在余姚电视台播出,吸引了不少家长前来咨询学习。于是,他创办了工作室,利用业余时间教授葫芦丝。随着学生越来越多,2006年,他正式创办哆来咪艺术培训学校,全身心投入器乐教学。如今,该校已拥有10多名教师和300多名学生。
作为一名党员,符新锋在梨洲街道党工委的支持下,成立了学校党支部,凝聚“红色力量”服务社会。“目前,学校有4名党员,我们带头开展公益培训,丰富市民的文化生活。”作为省基层文艺团队带头人和市文化志愿导师,他带领学校志愿服务队积极参与“一人一艺”全民艺术普及工程,并经常下乡演出,为农村群众送去精彩的器乐表演。他连续3年在鹿亭小学开展山区支教,用音乐启迪孩子的梦想,他还走进军营,开展音乐授课。无论是山区孩子还是部队官兵,他通过音乐搭建桥梁,传递爱与信念,让更多人感受到艺术的治愈力和鼓舞人心的能量。
因表现突出,该校志愿服务队曾获评市“表现突出青年志愿服务团体”,符新锋个人也荣获“市十佳优秀青年”“市首届‘十最百美’最美拥军人物”“市优秀文艺志愿者”、梨洲街道优秀共产党员等称号。
近期,他又积极参与市文化部门组织的“艺响余姚”活动,走进农村、社区、学校,用音乐传递温暖与快乐。符新锋说:“音乐不仅能陶冶情操,还能凝聚人心。我会继续在公益路上走下去,让更多人感受到音乐的魅力。”
编辑、一审:徐坚 二审:苏英英 三审:王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