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承先辈精神 奉献青春热血 | “红村”“95后”姑娘崔佳烨成功捐献造血干细胞
视频制作:记者 周泽科
“从小受到革命先辈精神的熏陶,我很自然地想要献血献造血干细胞。这次能有机会挽救别人的生命,是我的荣幸。”7月29日,宁波一间细胞采集室里,黄家埠镇十六户村“95后”村民崔佳烨在奶奶的陪伴下,成功捐献350毫升造血干细胞混悬液,为一名血液病患者带去了生的希望。
1996年出生的崔佳烨从小与爷爷奶奶生活在十六户村。这个地处姚西北平原的村庄,是历史上的红色堡垒村,曾作为浙东革命根据地与杭州湾北岸根据地之间的重要通道,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发挥了关键作用。“我爷爷出生在战火纷飞的年代,常给我讲他小时候的故事,我感到和平得来不易。”渐渐长大,崔佳烨闲暇时会跟老人一起在村里的红色通道散步,观看历史展品。
18岁那年,崔佳烨想用献血完成“成人礼”,因身体原因推迟到19岁才实现。此后,她坚持献血,至今已献血9次,总量达3800毫升。2023年3月,她被造血干细胞捐献者的故事感动,在献血时登记加入了中华骨髓库。
“接到配型成功的通知时,我的心情很矛盾。”崔佳烨回忆,去年2月她首次配型成功,但因排序靠后未能实现捐献,“既希望能帮助别人,又不希望有人遭受病痛折磨。”
今年5月底,崔佳烨再次与一名血液病患者高精度配型成功。她积极配合完成高分辨检测、体检等流程,并调整生活习惯加强身体准备。“前阵子,她打来电话,高高兴兴的说起这件事,我先是感到惊讶,但完全支持她的决定。”崔佳烨的堂弟说。
7月25日起,崔佳烨在医院接受动员剂注射,79岁的奶奶全程陪同。“孙女做了决定我们就支持她。”不善言辞的应奶奶说。“奶奶在身边,相当于一直在鼓励我、为我加油,我感到特别踏实。”崔佳烨说。
7月29日,经过4小时的采集,带着体温的“生命种子”被立即送往受捐者所在医院。崔佳烨收到了受捐者手写的感谢信:“一个生命因您的善举而重获新生,一个家庭因您的慷慨而重拾希望……”随后,宁波市红十字会和余姚市红十字会的相关负责人向崔佳烨送上了鲜花、慰问金、慰问品、捐献造血干细胞荣誉证书。
至此,崔佳烨成为黄家埠镇首例,我市第25例、宁波第197例、全省第1240例非血缘关系造血干细胞捐献者。
编辑、一审:陈沐露 二审:朱从谷 三审:王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