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字号:

每周雷打不动训练!余姚这支草根球队托起“浙BA”冠军梦

2025-07-23 15:51 来源: 姚界客户端 记者 蔡银欣
分享

7月20日晚,“浙BA”宁波赛区预选赛决赛现场,余姚队与奉化队展开巅峰对决,余姚队5号球员陈嘉乐一个果断的补篮,彻底击碎对手翻盘希望。最终余姚队以70:64力克强敌,凭全胜战绩加冕宁波赛区冠军,直通省级城市争霸赛。

球员们在“浙BA”赛场上各司其职、勇敢拼搏

低塘沃土:草根球队的诞生与成长

翻开冠军名单,2号鲁一泽、5号陈嘉乐、6号徐启超、9号牛哲威等六七名核心球员,都与低塘街道有着深厚渊源。而串联起这群草根球星的纽带,是一支名为明讯实业男子篮球队。

这些球员就像低塘篮球的‘蒲公英种子’。”市篮球协会秘书长、球队负责人张哲睿评价贴切。2017年,在低塘街道与企业的合力推动下,明讯实业队正式成立,初衷是“给低塘这群热爱打球的人搭个台子”,却意外吸引了一批“跨城奔赴”的球员

其中低塘小伙牛哲威开朝元老我们几个,工作未必在低塘,家也可能不在这儿,但只要一有空,大家都会到街道文化宫、低塘初级中学的夜间球场切磋交流。

支撑这份热爱的,是明讯实业队给予的坚实助力。“球队氛围很轻松,主打一个‘快乐打球’,我们为队员长期提供训练装备、举办友谊赛、组织一年一次疗休养等保障,让他们无后顾之忧。”张哲睿介绍,目前固定成员18人左右,累计活跃队员超100

默契铸就冠军:汗水浇灌的兄弟情

这次浙“BA”的号召,把这群球员从各自的生活轨道汇聚起来同其他报名参赛的球员一起,组成一支为篮球梦燃烧、为家乡荣誉而战的球队

球员们在“浙BA”赛场上各司其职、勇敢拼搏

据牛哲威回忆,球队从7月3日开始集训至开赛仅10余天,备战本就仓促,他还因为工作原因缺席了集训,等怀着忐忑不安的心情上了赛场,却发现仍能与团队快速凝聚战斗力。在5天6场的比赛中,大家皆能看出他与老友通过挡拆配合连续得分稳住局面。

“我们平时就在一块打球,每周雷打不动1到2次的训练,已成为生活的一部分。”5号球员陈嘉乐感慨,他大学一毕业就活跃在明讯实业队,熟悉彼此的传球路线和防守风格,队友一个眼神就能心领神会。这种默契与情谊,在“浙BA”备战中爆发惊人能量。

从左到右依次为9号牛哲威、5号陈嘉乐、6号徐启超、2号鲁一泽

2号球员鲁一泽的故事也富有代表性。这名2004年出生的低塘小伙,初中时因身高优势被体育老师“抓”去学篮球。“其实那时就知道明讯实业这支本土队伍,常跟在哥哥们屁股后面打球。”他说。如今,鲁一泽已是西安体育学院的学生,还加入知名厂牌西安SG,征战“赴战”“街霸”等全国性赛事。在低塘打下的篮球根基,成了他腾飞的跳板。正是他将在杭州工作的徐启超引荐入队,“球队那种积极向上、像家一样的氛围,真的很难不被感染。”徐启超道出了许多队员的心声。这份由内而外的凝聚力,正是他们敢打敢拼、最终登顶的无形基石。

星火燎原:从街道球队到城市篮球引擎

明讯实业这支老牌劲旅,早已是余姚乃至周边地区业余篮坛一张闪亮的名片。在浓厚的训练氛围下,他们转战余姚、慈溪、绍兴等地的联赛,战绩斐然。其蓬勃发展的模式,如同一颗投入水面的石子,在低塘激荡起层层涟漪晶诺喷涂、乾诚体育等四五支民间篮球队伍相继涌现,同样活跃于余姚各大赛场。

令人振奋的是,明讯实业还主动“造血”,推动全市篮球事业发展。2021年,在政府部门全力支持下,首届明讯杯余姚市男子超级联赛应运而生“我们一直以举办赛事为契机扩大篮球运动的知名度和影响力,不仅要‘走出去’,还要‘引进来’。”哲睿回忆道。一年一届的比赛传统延续至今,就在去年,参赛队伍已从16支增至24支,余姚篮球的群众基础肉眼可见地夯实。

颁奖的喧嚣已然散去,但新的征程已在脚下铺开。8月8日,他们将出战省级邀请赛。“这几天先休整,接着就进集训营!”张哲睿透露。这次训练更科学系统:体能强化、战术复盘、模拟对抗……一切都为了再创佳绩。

编辑:王瑜 实习生:吴静雯 一审:应红渊 二审:朱从谷 三审:王润

声明:所有来源为“姚界客户端”和“余姚新闻网”的内容信息,未经本网许可,不得转载!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余姚新闻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本网转载的其他文字、图片、音视频等信息,内容均来源于网络,并不代表本网观点,其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果您发现本网转载信息侵害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0574-62735052,我们将及时核实处理。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