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护血透患者“生命线”!两封感谢信背后的故事
近日,宁波大学附属阳明医院接连收到两封感谢信,这背后,是该院“基层首诊-双向转诊-急慢分治-上下联动”分级诊疗模式给血液透析患者带来的就诊便利。
技术突破:余姚首例中心静脉狭窄球囊扩张术落地
前不久,宁波大学附属阳明医院肾内科团队在浙江省人民医院肾内科副主任医师沈晓刚指导下,成功为78岁尿毒症患者罗奶奶实施了余姚首例中心静脉狭窄球囊扩张术。
身患尿毒症的罗奶奶在一年前开始接受血液透析治疗。可就在三个月前,她逐渐出现颜面部及双上肢水肿,通过增强CT检查发现上腔静脉狭窄,这是由于长期使用右侧颈内静脉半永久血透管导致的。
宁波大学附属阳明医院肾内科团队通过讨论认为,血液透析导管导致的中心静脉狭窄的扩张手术风险较高,且该院尚未开展过该项手术,因此建议患者前往上级医院。可行动不便的罗奶奶无法前往外地就医,只好求助肾内科团队。
造影手术前后对比
针对患者的客观情况与诉求,该院肾内科联系了合作单位——浙江省人民医院肾内科,邀请副主任医师沈晓刚来姚开展该项手术,让罗奶奶免受奔波之苦。此外,考虑到手术风险,肾内科团队通过多学科讨论(MDT)机制,组织介入科、血管外科、胸外科、心内科、ICU等科室仔细研究讨论手术风险及并发症发生后的预案,全力保障手术安全。
手术非常顺利,沈晓刚与肾内科团队采用分阶段球囊扩张技术,将8mm的狭窄段扩张至14mm。术后造影显示血管通畅度显著改善,罗奶奶的水肿症状得到明显缓解。
患者送来情真意切的感谢信
事后,患者家属送来感谢信,信中详细叙述了罗奶奶由不明原因低烧到确诊肾病,再到近期手术的经历,记录了很多触动人心的点点滴滴,对宁波大学附属阳明医院肾内科团队肾内科、血液净化中心团队和省人民医院沈晓刚主任表达了由衷的感谢。
双向转诊:守护山区患者的“生命通道”
张女士是四明山革命老区的一位血液透析病人,已在梁弄分院规律血液透析治疗5年。一个月前,梁弄分院的医护团队发现张女士的动静脉内瘘震颤消失,无法进行血液透析治疗,于是立即与宁波大学附属阳明医院肾内科沈剑医生取得联系,通过双向转诊机制,将其转诊至宁波大学附属阳明医院肾内科。
通过B超检查,沈剑发现张女士的动静脉内瘘全程血栓堵塞,随后,其立即联系了当时身在浙江省人民医院越城院区的沈晓刚医师,准备转院手术事宜。考虑到张女士家庭的实际困难,沈剑自费将患者转运至浙江省人民医院。
沈晓刚医生为张女士做检查
沈晓刚医生连夜为张女士开展了超声引导下动静脉内瘘血栓去除术。手术过程顺利,次日张女士便能继续进行血液透析。张女士术后回到宁波大学附属阳明医院,由沈剑医生定期随诊,目前内瘘功能保持良好。
张女士给沈晓刚(左)、沈剑(右)送上了锦旗表达感谢
“我们都是普通农民,遇到这样的紧急情况,如果让我们自行处理,我真的不知道要怎么做,多亏医生们的热心接力相助,才能让我们得到高效的治疗,减少了恐惧,多了一份安心。”患者家属在感谢信中如是写道。
张女士给梁弄分院医护人员送上了锦旗表达感谢
据了解,得益于“基层首诊-双向转诊-急慢分治-上下联动”的分级诊疗模式,肾病患者可在就近的基层分院接受常规透析治疗,而疑难重症患者可通过绿色通道快速上转至牵头医院,并获得连续性服务,尽快完成专家会诊和床位预留,无需患者自行联系和奔波。
编辑:鲍柯潞 一审:王瑜 二审:沈媛仪 三审:王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