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姓故事|熊金萍:用爱织就希望之网
在临山镇邵家丘村,提起熊金萍,村民们无不交口称赞。无论是结对帮扶单亲家庭孩子、慰问困难老人,还是捐款捐物、参与村庄清洁,她的身影总是活跃在需要帮助的地方。这位从江西远嫁而来的“临山媳妇”,用爱与奉献织就希望之网,为许多人带去了温暖。
熊金萍今年42岁,与丈夫白手起家,创办了一家旅游摄影器材制作公司。创业成功后,熊金萍将目光投向了村里需要帮助的人。“我是邵家丘村的媳妇,这里就是我的家。”这句话成了她投身公益的初心。
熊金萍与小朋友共同制作葡萄糕
2010年,邵家丘村妇女儿童驿站发起“爱心妈妈”结对帮扶单亲家庭孩子的项目,熊金萍第一时间报名参加。从此,她的生活多了一份牵挂。“一开始我连门都进不去,后来想想也是可以理解的。”回忆起第一次去单亲家庭孩子家的情景,熊金萍不禁红了眼眶,“人与人之间的交往靠的是真诚,我从小的事情开始做起,例如每天一通电话、每周一次家庭日、每月一次户外活动,渐渐地,他们也感受到了我的真诚,对我敞开了心扉。他们会主动依偎在我身边,分享学校里的趣事,或是展示新画的图画。”熊金萍用真诚走进了单亲家庭孩子们的世界。孩子们的抽屉里,多了她送的绘画本和航模零件;而他们的脸上,也多了许多笑容。
除了孩子,村里的老人也是熊金萍心头的牵挂。“奶奶,您眼睛不好,我来喂你吃水饺吧!”“好的好的,阿萍,一听声音我就知道是你又来看望我们了。”说起熊金萍,邵家丘村幸福养老院的老人们无一不竖起大拇指夸赞。她常为老人们煮水饺、贴春联、挂灯笼,还自掏腰包为他们购置衣物、毛毯,并亲手编织红围巾。此外,每年除夕,她都会向村孝德基金会捐款,并附言:“愿天下父母安康。”
在邵家丘村的道德广场爱心墙上,熊金萍的身影出现在许多画面中:田园综合体建设项目中,她挥汗如雨开垦荒地;村民家园日,她带头清扫街道……到目前为止,她的志愿服务时长累计超过3000小时。
“邵家丘村是我的第二故乡,我爱这里,更爱这里的人。”熊金萍用自己的行动诠释了什么是爱和奉献。她不是聚光灯下的主角,却是乡村振兴中最动人的文明浪花。
编辑、一审:徐坚 二审:苏英英 三审:王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