惊险!余姚两人接连中招!医生紧急提醒:夏季高发,严重可致命
近日,梁弄中心卫生院外科门诊接诊了两例特殊病例,两名患者均因身上莫名出现的“黑疙瘩”前来就医。医生检查发现,竟是蜱虫在作祟!
蜱虫死死叮在患者手臂
第一位患者何先生不久前发现左上肢出现了一个黑色“硬结”。他误以为自己得了肿瘤,紧张不已,便急匆匆来到梁弄中心卫生院就诊。第二位患者陈阿姨则是不经意间发现左髋部出现异物,误以为是疣,来到该卫生院就诊。
取出的蜱虫仍不断蠕动
接诊的王海洋主任医师凭借多年临床经验,很快判断出两位患者身上的异物实为蜱虫。经过专业处理,王主任成功将蜱虫从患者身上取出。令人后怕的是,取出的蜱虫仍在不断蠕动,生命力极强。
据王海洋介绍,蜱虫俗称草爬子、狗豆子,被称为自然界的“隐形杀手”。其体型如芝麻大小,吸血后膨胀如黄豆。蜱虫常潜伏在草丛、灌木丛中,通过感知体温和二氧化碳锁定猎物,悄无声息地附着在人或动物皮肤上吸血。吸血时,蜱虫会释放麻醉物质,让人难以察觉。
“蜱虫危害不容小觑!”王海洋表示,被蜱虫叮咬后,轻则引发皮肤红肿、瘙痒,重则可能传播多种致命疾病。比如,森林脑炎致死率较高,莱姆病会导致关节、神经系统损伤,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严重时会引发器官衰竭。
那么,在户外如何避免蜱虫叮咬呢?王海洋给出几点建议:
1.穿浅色长袖衣裤,并扎紧裤脚袖口;
2.喷涂含避蚊胺(DEET)的驱虫剂;
3.游玩后检查全身,重点检查腋下、耳后、腹股沟等隐蔽部位;
4.定期为宠物驱虫,防止宠物成为“蜱虫搬运工”。
“在身上发现蜱虫后千万别硬拔!火烧、涂油、捏碎虫体等都是错误方法,这些做法有可能刺激蜱虫释放更多毒素。”王海洋提醒广大市民,夏季野外活动增多,需提高警惕。蜱虫活跃期可持续到10月,一旦发现被蜱虫叮咬,且出现发热、皮疹等症状,务必及时就医。
编辑:鲍柯潞 一审:应红渊 二审:沈媛仪 三审:王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