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畔闲话|乐见社区与创客的“双向奔赴”
乔风
据《浙江日报》报道,上虞区百官街道创新推出“社区合伙人”计划,将社区党群服务中心、闲置商铺、共享空间等资源打包成创业礼包,为创业者提供全周期服务,精心打造特色创业共同体,实现了青年创业与社区治理的“双向奔赴”。这种双赢的模式值得借鉴和推广。
年轻人创业,不管是开家店,还是办公司,首先面临的问题就是场地与资金,而社区恰恰有较多这方面的资源,因此在吸引年轻创业者时不要只盯着眼前的一点利益,要放眼长远,在房屋租金上尽量给予优惠,以达到筑巢引凤的目的。在选择创业项目上也要因地制宜、有的放矢。社区可以通过前期调研,了解社区居民的需求,精准发布社区创业的需求清单,如商业业态、养老服务、幼儿托管、教育培训等,引导创客的创业方向与社区的需求同频共振,最后真正达到双赢的目的。
在这方面,我市已有不少社区作了积极探索和实践,比如帮助“青创客”在社区开设咖啡馆、烘焙房等。阳明街道新城市社区的做法则更加系统和规范,社区通过组建全市首家“强社公司”,整合、盘活辖区闲置资源,在统一业态规划的基础上招租招商,既增强了社区的“自我造血”功能,又反哺了社区居民,提升了社区治理水平,更重要的是通过这一模式,已撬动社会资本约800万元,帮助许多年轻人圆了创业梦。
当然,要更好地实现社区与创客的“双向奔赴”,还需要社区花更多心思,提供更多服务。比如,社区要在营业场地的匹配、场景的营造上帮创客出谋划策,及时提供政策扶持方面的信息,力所能及地为创客提供技能培训、市场营销等方面的“增值服务”,助推创客尽快完成项目孵化、落地经营、获得收益。创客也要发扬主人翁精神,积极参与社区治理,在自己能力范围内回馈社区和居民,携手建设好社区创业共同体。
编辑、一审:徐坚 二审:苏英英 三审:王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