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畔闲话|春日研学正当时
一直
春和景明,研学游也随之升温。据《宁波日报》报道,各地景区迎来了一个又一个青少年研学游团队。前几天,超500名学子走进慈城古县城景区,参观县衙、孔庙、校士馆等景点,还体验了打年糕、扎染、编织中国结等传统手工活动。据慈城古县城景区相关负责人介绍,今年春季以来,景区已接待研学游团队近300个、3万人次。
春天,万物复苏,生机勃勃,是一年中最美好的时节。在这个充满希望的季节里,研学活动如同一股清新的春风,引领着中小学生走出课堂,去探索、去发现、去感悟。
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中,学生们往往被局限在小小的教室里,通过书本和教师的讲解来获取知识。然而,知识是无穷无尽的,它不仅仅存在于书本之中,更广泛地分布于大自然和社会的各个角落。研学活动,为学生们提供了一个走出课堂、走进自然和社会的机会,让他们在实践中学习、在体验中成长。无论是走进博物馆感受历史的辉煌,还是走进科技馆领略科技的魅力,抑或是走进乡野体验农耕的艰辛与乐趣,都能让学生们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拓宽视野,增长见识。
研学活动还能够激发学生对家乡、对祖国的热爱之情。比如,通过参观革命历史纪念馆、烈士陵园等红色教育基地,学生们能够深入了解革命先烈的英勇事迹,感悟革命先烈的崇高精神,从而激发爱国情怀和民族自豪感。
当然,研学活动也需要社会各界的共同参与。教育部门应加强对研学活动的规划和指导,确保研学的科学性和有效性;学校应积极组织并鼓励学生参与研学活动,为他们提供必要的支持和保障;景区应深入挖掘并整合自然科学、文化特色、民俗风情等领域资源,串珠成链,打造一批特色研学游精品线路;家长应转变教育观念,认识到研学活动对学生成长的重要性,并给予充分的理解和支持。
春日研学正当时。赶快行动起来,让研学成为孩子们成长道路上的一道亮丽风景线!
编辑、一审:徐坚 二审:苏英英 三审:王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