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畔闲话|余姚“老味道”要借势“焕新”
乔风
据《宁波日报》报道,近日,在宁波市“浙产好食品·阿拉味道赞”产业提升启动仪式上,有关部门正式发布了《宁波地产食品产业发展十条举措》,助力地产“老味道”焕发新活力。这对余姚“老味道”来说是个很好的机遇,应该用足用好这个政策,让余姚“老味道”再现曾经的风光。
每个地方都有每个地方的传统食品或地标美食,这些地产“老味道”不仅是舌尖上的美味,更是地域文化的重要内容,承载着当地的人文历史、风土人情、饮食文化,深深地烙在当地人的记忆中,甚至血液里。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消费习惯的改变、市场竞争的加剧,有些“老味道”逐渐消失在历史的长河中,有些虽然还存续着,但早已没有了昔日的辉煌和光芒。“老味道”如何向“新”转型,成为传统食品产业必须回答的课题。
余姚有哪些“老味道”?相信每个人都能报出一长串名字来:余姚榨菜、余姚杨梅、梁弄大糕、临山香干、陆埠豆酥糖和灰汁团、三七市年糕……有的地方还有只流行于一个或几个村庄的传统食品。但这些余姚“老味道”的生产企业,大部分是小作坊式的,无论是生产规模、市场占有率还是经济效益,大多停留在“小打小闹”的阶段。而宁波“十条举措”的出台,从帮扶指导、培优育强、产业提升、园区集聚等10个方面为企业提供全方位的服务,必将有力地促进地产食品产业的规范健康发展。
笔者以为,余姚“老味道”要借好这个“东风”,可以从以下几方面进行努力。一是强化线上销售,通过各种直播平台、电商产业园等,加大在直播间里“吆喝卖货”的声音,同时通过各大外卖平台和生鲜电商平台,不断增加网上销售的份额;二是拓展线下市场,可以在城市综合体、旅游景区、网红打卡地开设实体店,可以进入大型商超、知名食品连锁店、高速服务区、加油站便利店等,也可以为酒店、单位食堂等提供集体配送服务;三是利用“浙产好食品·阿拉味道赞”等品牌优势,推出余姚“老味道”伴手礼,不断提升产品的知名度和美誉度;四是借助乡村共富工坊的力量,加强产品营销人才的培养,统一产品标准,对小作坊进行标准化改造提升,开发更多口味的新产品,征服年轻消费群体的味蕾。
编辑、一审:徐坚 二审:苏英英 三审:王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