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畔闲话|让红色史迹“活”起来
一直
近日,天华缴枪史迹陈列室揭牌仪式在朗霞街道天华村举行,陈列室图文并茂地展示了“上级指示、决定行动、布置任务、战斗准备、战前部署、实施行动、汇报战绩、黄明牺牲”八方面有关天华缴枪的史迹,让参观者仿佛重温了那段峥嵘岁月。此举旨在缅怀革命先辈,弘扬革命精神,让红色基因代代相传。
红色史迹是党领导人民在革命、建设和改革过程中留下的历史遗存和精神印记,是弥足珍贵的精神财富。余姚是一块具有光荣传统和斗争精神的红色土地,红色史迹众多,洒有先烈鲜血的红色地名就有82处。如何让这些红色史迹在新时代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让更多的人赓续红色根脉、传承红色基因,从中汲取新时代奋进的精神滋养和前进动力,是我们必须深入思考和积极实践的重要课题。为此,我们首先要做好保护和修复工作,对已经破损或濒临消失的红色史迹,要尽快采取有效措施进行保护和修复,确保它们的完整性和真实性。除了保护和修复,还要通过各种渠道和形式,加大对红色史迹的宣传力度,提高公众对红色文化的认识和了解。同时,最好将红色史迹融入学校教育、社会教育等各个环节,让红色文化成为青少年成长道路上的重要精神滋养。
此外,让红色史迹“活”起来,还需要注重创新和转化。要深入挖掘红色史迹背后的文化内涵和时代价值,结合当前社会热点和人民群众的需求,进行创新性转化和创造性发展。比如,可以将红色史迹与旅游、文化、教育等产业相融合,打造具有地方特色的红色文化旅游线路和产品,吸引更多游客前来参观、购买。
当然,让红色史迹“活”起来并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和持续推进。政府、企业、社会组织以及个人都应该积极参与到红色史迹的保护、宣传工作中来。只有这样,才能让红色史迹在新时代焕发出勃勃生机和无限活力,成为传承红色基因、弘扬革命精神的重要载体和力量源泉。
编辑、一审:徐坚 二审:沈媛仪 三审:王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