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字号:

四明聚焦丨阳明西路“生鲜街”乱象痼疾难除 职能部门集体“失灵”为哪般?

2025-11-14 09:01 来源: “四明聚焦”舆论监督工作室
分享

11月12日,姚界客户端刊发《阳明西路“生鲜街”乱象泛滥长效管理路在何方?》一文,曝光该路段长期存在的跨门营业、占道经营、噪声扰民、交通拥堵及卫生脏乱等突出问题。报道刊发次日,记者再度回访现场,发现大部分被曝光乱象还未实质性整改。相关职能部门的监管职责究竟何在?面对积弊,为何继续默契地“集体失灵”?

城市管理“顽疾”缠身,市民意见不少。这篇报道刊发后,不少读者纷纷在余姚日报微信公众号评论区留言,其中深受其害的居民与行人的评论特别扎心。“一大早被叫卖声吵醒,夜班回家没法睡”“走路不好走,开车心发慌”“绿灯了也过不去,堵上加堵”“又臭又脏,没办法换地方走”……更有市民一针见血地指出,此乱象存续数年,有关职能部门“视而不见”,以至于客观上“培养”了这条“乱象街”的“兴旺发达”。

舆论的矛头指向三个本应负起核心监管责任的部门。首先,是市市场监管局和阳明市场监管所。市民质疑:在这般环境敏感、设施配套显然不足的临街商铺,如此密集的生鲜店是如何通过审批、拿到营业执照的?核准经营场所时,是否严格审验了其是否符合环保、规划等前置要求?对于现场显而易见的活禽售卖、疑似超范围经营等问题,日常监管又在哪里?

其次,是肩负市容秩序主责的城管部门——阳明街道综合行政执法队。根据《浙江省城市市容和环境卫生管理条例》规定,跨门营业、占道经营、环境脏乱,这些都在其明确的执法范畴之内。居民反映“天天来管,还是老样子”,这暴露出要么是执法力度不够,未能形成有效震慑,要么是管理策略存在严重缺陷,缺乏长效性。

电动自行车还是乱停乱放

其三,是负责交通秩序的交警部门——市公安局交警大队江北中队。电动自行车肆意占据公交停靠港湾,行人闯红灯成风,这些带来交通安全隐患的行为,为何在此处成了管理“空白地带”?路口设置了公共视频,但对这里的违法行为查处效果不大。

公交车辆停靠站仍停了许多电动自行车

诚然,马路菜场“繁荣”的原因还有很多,但不管什么原因,都不能成为无序经营、肆意扰民、破坏公共安全和环境卫生的理由,满足民生需求与实施有效监管并非对立矛盾。管理的缺位,最终牺牲的是周边居民安宁生活的权利,是整座城市的文明形象与公共安全。

阳明西路“生鲜街”乱象是一面多棱镜,照出了多个职能部门的协同失灵,更折射出了城市管理所面临的困境。对此,本报将继续跟进。

编辑、一审:徐坚 二审:苏英英 三审:王润

声明:所有来源为“姚界客户端”和“余姚新闻网”的内容信息,未经本网许可,不得转载!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余姚新闻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本网转载的其他文字、图片、音视频等信息,内容均来源于网络,并不代表本网观点,其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果您发现本网转载信息侵害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0574-62735052,我们将及时核实处理。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