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字号:

紧急提醒!流感高峰时间明确!

2025-11-22 18:02 来源: 央视新闻
分享

国家疾控中心发布的监测数据显示,近期我国流感趋势呈现快速上升、优势毒株明确等特点。预计我国流感疫情高峰可能出现在今年12月中下旬和明年1月初。随着流感疫情逐步攀升,医院接诊量也开始出现上升,记者探访了首都医科大学北京儿童医院。

流感接诊量升高,低龄儿童患流感需警惕

记者注意到,随着天气转冷儿童医院发热门诊的接诊量明显升高,前来就医的患儿大多出现了发热、食欲不振、胃肠不适等症状。专家提示,不同年龄阶段的小朋友感染流感病毒的症状可能不同,特别是低龄儿童除了发热之外,咳嗽,头晕,肠胃不适,活动度下降等症状也可能是流感病毒感染所导致的。

北京儿童医院呼吸中心主任医师秦强说:“特别对于小婴儿来说,呼吸道是很敏感的一个状态,因为他刚刚出生,自身的免疫系统功能还不是很完善。2岁以内的小孩感染了甲流,他的体温不一定像大孩子或成人,一下烧到39℃烧到40℃,他可能体温不是那么高,他也可能没有明显的咳嗽。

据介绍,低龄儿童感染流感病毒,往往因为体温不高、咳嗽等症状不明显而被家长忽视

“可能他表现出来的是,精神状态跟以往不一样了,不如以前活泼了。甚至说可能出现一些腹胀、消化不好的症状,精神状态不如从前,吃奶量、活动量比以前也有下降,甚至出现一些呼吸系统以外的症状,腹泻、腹胀等等的。那这就要高度警惕这个问题了。秦强说。

据了解,进入11月以来,北京儿童医院的日均接诊量明显升高,日均接诊人数较上月升高近1倍,流感病毒的阳性检出率也有明显增长。除了甲型流感病毒外,呼吸道合胞病毒、腺病毒等病原体也较为常见。相较于成年人,儿童免疫系统尚未发育健全,在感染后,病程可能更长,症状可能更重,因此,一旦出现发热,头晕头痛,肌肉酸痛,或者胃肠道不适,活动度下降,精神变差等情况就要引起重视,必要时尽快就医。

应对儿童流感要分年龄“对症下药”

如果孩子没能“躲”过病毒,该怎么办?其实,不同年龄段的儿童免疫系统发育程度不同,表现出来的流感症状也有所差异,处理方式自然也不能“一刀切”。科学识别、及时干预,才能避免延误病情。

6岁及以上的儿童流感症状与成人较为接近,可能会出现比较明显的寒战、高热,肌肉酸痛、乏力等;
2至5岁的儿童多表现为明显的发热、咳嗽和喉咙痛;

2岁以内的儿童流感症状不典型,通常会表现出食欲不振、易哭闹、呼吸急促等。

需要特别注意的是,如果患儿本身抵抗力较弱或存在基础疾病,一旦感染得不到及时控制,可能继发细菌或其他病原体感染,诱发更严重的并发症。此时应尽早在医生指导下进行相应抗感染治疗,以免病情进一步加重。

研究显示,流感患儿平均排毒时间大约为4—8天,即使及时使用了抗病毒药物,平均排毒时间也仍需要3—5天。这就意味着,孩子虽然退烧了、症状也缓解了,但身体仍可能在继续排毒。因此,专家建议流感患儿应在体温恢复正常、流感样症状消失满48小时后再返校。

切断传染源,保护易感人群

每到流感高发季,除了人员密集的公共场所、乘坐公共交通工具,校园里的教室、食堂等人员密集的区域,也常常成为流感传播的高发地。如何降低感染风险、科学预防流感?

流感是一种由流感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主要通过飞沫传播,也可以通过口腔、鼻腔、眼睛等黏膜直接或间接接触传播。由于病毒传播速度快、潜伏期较短,患者在症状出现前就可能具备了传染性,仅依靠单一措施往往难以有效控制流感传播。特别是在学校等人员密集、接触频繁的环境中,一旦出现感染,就可能迅速形成传播链条。专家表示,预防流感不能只靠一招,要从找到传染源头、切断传播链条、保护易感人群三个方面协同发力,才能最大程度降低感染风险。

专家表示,有效接种疫苗是保护易感人群的重要手段。当前,大家对接种流感疫苗存在很多误区。尽管现在已经不是流感疫苗接种的最佳时期,但对于今年没有接种过流感疫苗、到现在还没感染流感病毒的人群来说,特别是患有基础病的老年人、抵抗力相对较弱的儿童,现在接种疫苗也来得及。

医师秦强表示:“早接种肯定产生抗体的浓度会比较好,这次流感的病人又特别多,流行期就会很长,流行期间再接种也是有意义的。接种疫苗肯定也是有保护作用的。国内一般用的都是灭活的疫苗,即使小朋友或者老人,他有免疫缺陷,接种疫苗以后,他也不会出现明显的感染的过程。

编辑、一审:陈波 二审:朱从谷 三审:王润

声明:所有来源为“姚界客户端”和“余姚新闻网”的内容信息,未经本网许可,不得转载!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余姚新闻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本网转载的其他文字、图片、音视频等信息,内容均来源于网络,并不代表本网观点,其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果您发现本网转载信息侵害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0574-62735052,我们将及时核实处理。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