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村妙招 | 东澄村:干群合力 产业兴生活美
“东流姚江蕴藏莲木渡遗址瑰宝,澄碧南山彰显孔山庙布政故里福地。”走进河姆渡镇东澄村,村口牌坊上的这副嵌名联格外引人注目——它巧妙地将“东澄”两字嵌入其中,同时点明了村庄南依四明山、北临余姚江的独特地理位置,以及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
东澄村由大东澄、小东澄两个自然村组成,地处半平原半山区,区域面积4.82平方公里,拥有耕地1313亩、山林4019亩,常住人口1000余人。这里既有田园的宁静,又有山林的秀美。
守护并活化这片山水田园,成为一代代东澄人的共识与追求。近五年来,东澄村党总支和村委会一班人凝心聚力,沿着历任村班子描绘的发展蓝图,一方面着力壮大村级集体经济,促进资产保值增值;另一方面扎实推进美丽乡村建设,持续改善人居环境。
在上级部门和河姆渡镇党委、政府的支持下,东澄村对村内1000余米破损道路进行了全面修复,并针对农忙时节大型农机穿行影响交通等问题,对庙山后沿山道路实施硬化改造。目前农机设备可直接经过这条道路抵达田间,既缓解了村内交通压力,又使村民出行更加安全便捷。
东澄村庙山健身步道。 通讯员 陶铃铃摄
近年来,东澄村还采用分两步实施的方式,在庙山上建起了一条近1公里长的健身步道。眼下,这条步道已成为村民们追求美好生活的新空间,每当傍晚时分,村民纷纷相约至此,漫步山间,锻炼身体,呼吸新鲜空气。
为了帮助村民解决杨梅销售难题,东澄村成功引进了浙江河姆液杨梅产业发展有限公司。这家企业采用独特的杨梅多轮发酵工艺,打造出具有地域特色的“河姆液”杨梅蒸馏酒。落户五年来,公司累计收购当地杨梅150吨,既有效延长了产业链,又使梅农的收入更加多元化。
除浙江河姆液杨梅产业发展有限公司外,东澄村境内还有10余家发展前景较好的优质企业,共吸引近300名劳动力就业。村民们笑着说:“以前要去外地打工,现在在家门口就能找到好工作!”优质企业的扎根,不仅帮助村民实现充分就业,而且形成了“产业聚人、人兴乡村”的良性循环。它们如同强劲的造血细胞,为东澄村的肌体注入了可持续发展的活力,让乡村振兴和共同富裕的美好蓝图转化为可知可感的现实。
如今的东澄村,正如村口对联所描绘的那样:道路整洁,车辆停放有序;房屋错落,庭院各具特色……整个村庄处处洋溢着和谐美好的气息。
在推进村级经济发展和美丽乡村建设的同时,东澄村特别重视干部队伍建设。这几年中,一批有干劲、懂技术、善创新的“年轻面孔”先后进入班子。目前6名村级班子成员中,有5人是“80后”“90后”。“这些年轻干部分工明确,思路活跃,敢于担当,工作有冲劲。”村党总支书记陈浩吉称赞。
今年7月30日上午,受台风“竹节草”带来的降雨影响,余姚江水位不断上涨,导致小东澄自然村发生江水倒灌险情。村党总支副书记张科达闻讯后,会同陈强、张劲辉、周其尧等村干部和其他党员、群众奔赴现场。到达出险地点后,大家分工协作,有的搬运沙袋,有的跳入水中封堵缺口。经过一个多小时的奋战,险情终于被排除。
年轻干部们冲锋在前的担当精神,赢得了村民的交口称赞。这场成功的抢险,俨然是对东澄村基层治理体系和应急能力的一次实战检验。从日常的美丽乡村建设到危急时刻的挺身而出,村民们真切地感受到:有一个坚强的战斗堡垒,有一群值得信赖的带头人,东澄村的未来必将更加美好。
编辑、一审:徐坚 二审:苏英英 三审:王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