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字号:

我在一线|“00后”新农人耕耘试验田

2025-11-03 08:49 来源: 姚界客户端 记者 张云霞
分享

金秋十月,稻谷飘香。10月29日上午,在马渚镇长泠江村的田野里,金色的稻浪随风起伏,一台大型收割机正轰鸣着在田间穿梭。站在田埂上指挥的,是一位脸庞稚嫩却神情专注的年轻人——25岁的新农人苏尘杰。

苏尘杰正在查看水稻长势。

随着收割机驶过,一排排金灿灿的水稻被卷入机舱,脱粒、碎秆还田,一气呵成,空气中弥漫着清新的稻香。这片正在收割的单季稻,并非普通品种,而是苏尘杰精心打造的50亩试验田里的“明星产品”——“上师大19”。

“这批‘上师大19’的种子是由宁波市农科院提供的。你看这稻穗,颗粒非常饱满。”苏尘杰抓起一把刚收割下来的稻谷介绍,眼里满是喜悦。作为一名“农二代”,他子承父业,在长泠江村和渚山村共承包了约800亩土地种植水稻,成为当地小有名气的种粮大户。

与父辈相比,苏尘杰更敢于尝试“新物种”。去年以来,在市农业农村局、市供销联社等部门的指导下,他开辟了这片试验基地,专门种植优质新品种“上师大19”,今年已是第二年喜获丰收。

“之前我们种的大多是‘甬优’系列的常规品种,虽然产量稳定,但市场溢价空间有限。”苏尘杰算了一笔账:自家生产的大米,常规品种每公斤约卖7元,而“上师大19”作为具有长粒形态和香软特质的优质软米,是多次斩获“浙江好稻米”金奖的“明星产品”,市场价可达每公斤10元。

试验田的丰收,离不开政策的“阳光雨露”。苏尘杰特别提到,马渚镇党委政府不仅多年来给予各种帮助,今年夏天还主动牵线搭桥,将他家的生态大米推介给了宁波水务集团下属单位,帮助他拿下了这个“大单”。更让他兴奋的是,镇里还专门为推广“上师大19”这类优质大米,设计了统一的精品包装盒,推出了“马渚芯米”这一地域品牌,让他的好米有了更靓丽的“名片”。

望着眼前一望无际的金色稻田,苏尘杰信心满满:“现代农业快速发展,我们年轻人更应该不断创新,耕好试验田、种好新大米,在这片土地上播种新希望!”

编辑、一审:徐坚 二审:苏英英 三审:王润

声明:所有来源为“姚界客户端”和“余姚新闻网”的内容信息,未经本网许可,不得转载!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余姚新闻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本网转载的其他文字、图片、音视频等信息,内容均来源于网络,并不代表本网观点,其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果您发现本网转载信息侵害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0574-62735052,我们将及时核实处理。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