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打造老人“记忆家园” 我市认知障碍照护床位将超600张
绿色邮筒、复古电话亭……走进市红日老年公寓的认知障碍照护专区,熟悉的场景瞬间将人拉回到往昔岁月。这并非怀旧主题展览,而是为认知障碍老人精心打造的生活康复空间。在这里,每一处细节都蕴含着延缓记忆衰退、安抚焦虑心灵的巧思。
红日老年公寓将本地龙泉山、四明湖、河姆渡等特色地标元素融入环境。
随着我市老龄化程度不断加深,认知障碍已成为困扰众多家庭的严峻挑战。记忆的模糊与错乱不仅让长者陷入困惑,更给其家人带来沉重的照护压力。为了更好地照顾这些老人,我市正通过建设专业化的认知障碍照护床位,结合本地特色帮助老人稳定病情、度过晚年。
在认知障碍照护专区,老人们有的悠闲地叠衣服,有的抱着娃娃轻声安抚,有的跟着节拍做健身操。与传统养老院不同,这里采用单元化布局、居家式布置,力求营造安全而亲切的氛围。房间门口悬挂的不是冰冷的数字,而是“子鼠”“蘑菇”“学弄”等易于识别的独特标志。房间内防护栏、无障碍卫生间等设施一应俱全,确保安全的同时,最大限度方便老人行动。
“老人可以在这些特定的怀旧场景中进行互动,通过认知刺激疗法,刺激他们的思考和记忆功能,活化大脑,延缓病情发展。”市红日老年公寓负责人胡霞介绍。该公寓还将学弄、龙泉山、四明湖、河姆渡等特色地标元素融入环境,利用老人深刻的地域记忆线索,帮助他们建立与现实的连接。
今年92岁的陈建军时常认不出亲人,却始终记得自己是一名老中医。照护团队抓住这个关键点,在他的房门上贴了“陈建军中医馆”的标识。这个小小的举动帮他找到了归属感和自我认同。经过一年的稳定生活,他的精神状态明显好转。
专业的照护离不开专业的人才。市红日老年公寓所有护理人员均接受了系统培训,并按照1:5的配比配备,实行24小时不间断巡视和照护,以及时响应老人的各种需求。
面对认知障碍照护需求的快速增长,我市正加速布局专业养老服务资源。据统计,2022年起,我市已建成并投入使用491张认知障碍照护床位。为进一步满足社会需求,今年,市民政局计划在市红日老年公寓、泗门宏福颐养中心、兰江街道老年人服务中心3个点位新增112张床位。
“预计项目完成后,我市每万名老人拥有的认知障碍照护床位数量将达到20张。我们的目的是让有需要的老人得到科学、专业的照护,减轻家庭的负担,让老人们更有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市民政局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
编辑、一审:徐坚 二审:苏英英 三审:王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