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字号:

全省首例!余姚公安全链条摧毁一特大通讯网络诈骗团伙,64人落网!

2025-10-16 19:51 来源: 姚界客户端 记者 魏士丁
分享

近日,余姚本土拥军企业的代表专程来到余姚市公安局及姚东侦查队,送上两面锦旗,上面“铲畸瘤固营商之本 护发展显警徽之光”等大字熠熠生辉。这两面锦旗背后,有着十分曲折的“故事”。

企业送来的锦旗

企业连遭“精准”差评

民警走访嗅出异常

今年8月,暑热未消。姚东侦查队民警像往常一样,带队穿行于辖区的工业园区,进行例行走访。在一家互联网科技有限公司里,企业工作人员几句看似不经意的抱怨,引起了他的高度警觉。

“警官你好,最近我们的网上商城遇到件怪事,同一时间突然涌进来好几条售后投诉,内容居然一模一样!”工作人员眉头紧锁,语气中充满了困惑与担忧,“这怎么看都不像是正常的消费者行为,是不是有人恶意投诉?”

专案组民警正在梳理案件

民警敏锐地意识到,这绝非简单的消费纠纷。内容一致、时间同步,背后极有可能隐藏着有组织的恶意攻击。姚东侦查队闻讯后高度重视,立即兵分两路:一路与公司负责人深入沟通,梳理所有异常订单的来龙去脉;另一路则根据线索,尝试联系“投诉人”。

初步调查结果令人惊讶——那些提交投诉的“顾客”并未实际下单。民警循线追踪,最终找到了真正的下单人:一名90后男子。在接受询问时,该男子无意中说出一句“花了点钱叫债务优化的人投诉”,这句话立刻引起了民警的警觉。侦查团队随即立案展开深入调查。而最初的那位下单人,其身份也从表面的“受害人”,转变为了这起案件的关键犯罪嫌疑人。

剥茧抽丝

“全链条”诈骗黑产浮出水面

随着调查的深入,这个隐藏在屏幕背后的庞大犯罪网络清晰地展现在警方面前。该团伙组织严密,角色分明,已然形成了一条完整的黑灰产业链:“股东”作为幕后金主,通过非法渠道购买大量公民个人信息,为犯罪提供“弹药”;“引流团队”则像猎头一样,利用这些信息精准筛选特定人群,以“轻松获利”为诱饵,将他们发展成具体执行诈骗任务的“撸子”,该案件中下单的90后男子就是一名“撸子”;随后,“中介”登场,他们熟练地指导“撸子”们如何在各类电商平台和金融平台上,通过虚构网贷、制造虚假购物记录等方式实施诈骗,并通过合作渠道将非法所得套现、分赃。

诈骗话术

最为关键的一环,是“债务优化团队”。他们负责在诈骗得手后,教唆、协助“撸子”们利用投诉、申诉乃至失联等方式,逃避平台追责和债务,企图让诈骗行为“安全着陆”。正是这个“债务优化”的环节,使得整个犯罪链条形成了闭环,也让他们的行径更加隐蔽和猖獗。

专案组民警现场取证

这个犯罪网络的触角遍布全国,危害极大。仅初步核查,在我市就有3家企业“中招”,涉案总金额高达1600万元。这不仅给企业造成了直接的经济损失,更严重破坏了公平诚信的网络营商环境。

利剑出鞘

“爱商护企”安民心

案情明朗,收网刻不容缓。市公安局迅速抽调刑侦大队、三个区域侦查队及各派出所精干力量,组成专案组。

由于犯罪嫌疑人分散在全国各地,为确保一击即中,专案组决定开展多路同步抓捕。数据作战赋能,一张无形的天网悄然撒开。

专案组集中收网

为确保对犯罪团伙实施精准打击,专案组民警作为先遣力量率先抵达江西省南昌市,目标直指藏匿于该地的团伙核心成员。为全面掌握其活动规律,民警开展了连续数日的细致摸排,发现该团伙将窝点设在一处居民楼内。

该犯罪团伙窝点隐藏在居民楼内

该地点内部经过改造,成为犯罪活动的隐蔽场所。犯罪成员平日极少外出,出入时间亦不固定,进一步增加了侦查难度。在持续观察中,民警注意到偶尔进出居民楼的人员总会携带大量生活物资。通过对所携物资数量与频次的综合分析,专案组初步判断出窝点内的基本人员规模,为后续收网行动提供了关键依据。

时机成熟,收网指令下达!各路人马同时行动,在民警的不懈努力及各当地公安机关的紧密配合下,散布在全国16个省(区、市)的犯罪嫌疑人被逐一锁定、抓获。第一次集中收网,就成功抓捕55名犯罪嫌疑人,随后警方又顺藤摸瓜,再擒9人。

据了解,此案是浙江省首起、全国也极为罕见的以“诈骗罪”罪名对涉网黑灰产进行全链条打击的成功案例。案件成功告破后,消息传开,尤其是深受其害的辖区企业,无不拍手称快。“从一个小线索入手,你们就能挖出这么大的一个犯罪网络,为我们企业避免了更大的损失。”那家最初提出疑问的公司代表紧紧握着民警的手,激动地说,“有你们公安这样全力护航,我们在余姚经营发展,心里感到特别踏实、特别安心!”

编辑、一审:孙灵洁 二审:沈媛仪 三审:王润

声明:所有来源为“姚界客户端”和“余姚新闻网”的内容信息,未经本网许可,不得转载!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余姚新闻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本网转载的其他文字、图片、音视频等信息,内容均来源于网络,并不代表本网观点,其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果您发现本网转载信息侵害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0574-62735052,我们将及时核实处理。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