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射科医生李炜:扎根基层十八年,为生命精确导航
“呼吸,屏住呼吸,放轻松。”在丈亭镇中心卫生院放射科,主治医师李炜温和的嗓音日复一日的响起。自2006年大学毕业扎根于此,他已从青涩的医学生成长为科室的中坚力量,更以数千次的精准阅片,当好临床医生的“眼睛”,守护着乡亲们的健康防线。
李炜在阅片
李炜刚工作时,CT设备尚未普及到卫生院,科室里用的是普通的X线摄影设备,只能做一些初步检查。直到2021年,CT设备落户卫生院,这让李炜和同事们特别高兴。“老百姓不用专门往城区医院排长队做CT了,还能提高诊断效率。”为用好新设备,李炜主动申请去上级医院学习更专业的阅片技术。
在基层当医生,李炜练就了一双格外谨慎的“火眼金睛”。这里不像大医院分科那么细,来看病的乡亲症状往往多样复杂,影像检查很多时候是拨开迷雾的关键第一步。今年,60周岁的姚大爷因恶心、发烧等症状来到卫生院看病。通过全腹部CT平扫检查,初步考虑是肠胃炎。但李炜在仔细查看片子时,发现了一个更危险的信号——腹主动脉的血管壁形态有异常,他高度怀疑可能是“夹层腹主动脉瘤”。“这就像身体里藏了个‘定时炸弹’,随时可能会破裂,会危及生命。”李炜不敢怠慢,立刻建议姚大爷赶紧去上级医院做进一步的检查。后续跟踪证实,李炜的判断完全正确,姚大爷及时得到了救治。康复后,姚大爷专程回来感谢李炜:“要不是你让我重视,我可能真当小事给耽误了,后果不敢想啊!”
像这样在影像蛛丝马迹中发现重大隐患的“医学侦探时刻”,在李炜的职业生涯中已上演了数百次。这背后,是他自创并始终坚持的“三重读片法”:第一遍快速全局扫描培养直觉;第二遍分区域进行地毯式、无死角的细致排查;第三遍则聚焦于可疑点位,放大图像反复比对确认。他经常提醒科室里的年轻医生:“提供准确可靠的检查结果,是每一位放射科医生不可推卸的使命!”
除了阅片的严谨,李医生还深知时间对于急重症患者的意义。“从时间上来讲,医生的效率直接会影响病人看病的早晚,有些时候早一秒发现问题,就会赢得生命的主动权。”因此,他总是早早到达科室,根据病情的紧急程度,优先处理危急重症病例。
十九载扎根基层,办公室里陈列着一枚枚锦旗勋章、“优秀医技工作者”证书等荣誉,但他那颗服务老百姓的心却从未改变。“看着乡亲们能在家门口就享受到靠谱的检查,不用再为看个病来回奔波折腾,看着自己揪出的隐患让病人及时得到救治,这份踏实和欣慰,是多少钱都换不来的。”李炜朴实地说。
编辑、一审:罗佳超 二审:杨月云 三审:王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