砥砺40年 奋进新征程|从“泥腿丈量”到“数据奔流” 四十载迭代治理擘画姚城平安新图景
位于四明山北麓的梁弄镇横坎头村,青山如黛,1985年,余姚撤县设市的春风拂过,一位公安民警背着老旧的挎包,踩着雨后泥泞的土路赶往纠纷现场——那是靠双腿丈量民情的年代,整个梁弄派出所仅有4名民警。
四十年弹指一挥,同一片土地上的市公安局情报指挥中心里,几位民警注视着巨型屏幕,一辆无牌肇事车轨迹被智能天网瞬间锁定,数据无声奔流,指令直达终端,千里之外的逃逸司机很快落网。
当科技之力穿透时空壁垒,人力跋涉的困窘已成历史。
1985年撤县设市时,“余姚县公安局”正式更名“余姚市公安局”,基层治理如初春嫩芽,绽放出为人民服务的生命力。踩着山间夜露四处奔走,是民警阮成章对于当年工作场景的最深记忆。时光荏苒,到了如今,民警守护城市平安的画面变得更加丰富:除了全市900余名民警奋战在一线,情报指挥中心作为“最强大脑”也时刻待命,负责规划建设和管理全市公安110报警指挥系统,协调处理紧急警务。当大数据的流转取代了民警的跋涉,提升的不仅是工作效率,更是群众心中的安全感。
1992年,联盟桥交通指挥岗上,交警正在指挥交通。
变革的种子在1998年深秋萌芽。城区世南岗路口的铸铁灯杆上,饭盒大小的首台“电子警察”静默伫立,150万像素的镜头记录着历史性的开端。“这家伙就是最执着的哨兵,帮我们记录车辆通行的情况。”当时值守的民警说起当年的情景印象深刻。
此后,科技强警如火如荼。“雪亮工程”自2007年正式启动,总投资近3亿元,初步建设完成一套覆盖全市各乡镇(街道)及主要道路、公共场所、交通枢纽的感知网络,在管理社会治安、打击违法犯罪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技术创新不止于硬件升级。智能交通信号机在150个路口实现联网控制;绿波带技术在谭家岭西路、中山路等主干道应用,大幅提升通行效率……通过各类数字技术系统,情报指挥中心工作人员轻点鼠标即可调节全城交通流量,在安全监管、道路施工、事故处理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余姚公安四十年发展的核心逻辑,是从管理型机关向服务型机关的深刻转变。因此,在“放管服”改革浪潮中,公安便民服务体系不断完善,实现了从“群众跑腿”到“数据跑路”、从“多窗办理”到“一窗通办”的跨越式发展。
在梁弄镇警务服务中心,当科技浪潮涌向服务窗口,“一套设备、一次办理、全警共享”的高频事项全覆盖机制得以实现,山区群众从“进城办事”变为“家门口办事”,大大节省了时间与经济成本。
公安行政审批科驻点舜水南路119号,集中办理全市户政审批、户口迁移申报及特种行业许可,让数据“多跑路”、群众“少跑腿”,今年日均接件超100件。面对激增的业务量,市公安局升级推出的“无犯罪记录证明”智能快办模式发挥了重要作用。在AI介入下,核查平台无缝接替,审核流程快速衔接,无需人为介入操作,便能自动完成全部流程。原先需要数小时才能办理的“无犯罪记录证明”,在AI机器人的助力下,轻轻松松实现了“快办零差评”。
日前,市公安局情报指挥中心里,民警正在接警。
当公安的“智慧警务”编织起守护平安的“科技天网”,数据的奔流并未止步于打击犯罪、服务市民。它还在不断推动我市社会治理体系向更深层次、更高效能跃迁。2017年,市社会治理综合指挥中心正式启用。市级指挥中心统筹全局,乡镇(街道)四平台协同作战,万余网格力量直插基层,数据资源在各职能部门间不断交互。南雷南路窨井盖缺失、姚江堤岸护栏缺失、线缆杆子歪斜……大街小巷的安全隐患、社会治理的方方面面都能被精准感知、高效调度——“城市大脑”日夜不停地驱动着,助推我市进一步加快社会治理现代化进程。
2022年,市委、市政府深刻把握时代脉搏,将科技赋能与制度创新深度融合,以基层治理的高效协同、整体智治为目标,全力构建“141”社会治理体系(即1个市级社会治理中心、4个乡镇街道基层治理平台、1个网格),推动治理重心下移、触角延伸、效能倍增。
在此基础上,我市持续深化基层治理创新,锚定“治理能力精准化、基层服务精细化、群众诉求畅通化”三大核心目标,构建“数据感知—问题溯源—效能追踪—策略优化”多维度闭环治理体系,推动社会治理从传统经验型判断向数字化全景研判升级,使基层治理的“神经末梢”焕发新活力。今年以来,全市网格力量开展重点场所、人员走访878.37万余次,网格排查上报问题23.58万余件,解决率达100%,其中一级事件20.72万件、二级事件0.99万件、三级事件1.63万件;中心协调处置四级事件2370件,化解率达100%,居宁波市第一。
四十年风云激荡,智能治理深刻重塑了姚江两岸。安全基础坚如磐石——刑事案件、治安案件发案率显著下降,命案发生率锐减92%,数字背后是百姓触手可及的安全感;平安荣誉璀璨夺目——平安创建实现“十八连冠”,捧回“二星平安金鼎”,获评“平安中国建设示范县”“全国信访工作示范县”两项国家级殊荣,共同镌刻了全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的卓越丰碑。这幅美丽和谐的“四明山下智治图”,不仅辉映着余姚撤县设市四十载的辉煌跨越,更擘画着现代化美好活力“最名邑”治理新境界的壮阔未来。
市公安局供图
编辑、一审:徐坚 二审:苏英英 三审:王润
